关键词:
玉米
深度学习
数字图像处理
摘要:
玉米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粮食供应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其产量约占全球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在我国,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畜牧业的主要饲料来源,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上,农业生产者依靠人力进行田间出苗率调查和玉米果穗、籽粒特征提取,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深度学习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进步,现代农业研究已能借助这些技术来提高效率和精确度。本项研究通过深入应用深度学习与图像处理技术,对无人机捕获的玉米苗期高分辨率图像实施了精细的目标检测分析,并对其果穗和籽粒的细节特征进行了详尽评估。论文的结果如下:
(1)本研究通过对无人机捕获的玉米苗期高分辨率图像,应用了多种深度学习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比较。我们比较了九种目标检测模型,包括YOLOv8n、YOLOv5n、SSD、FCOS、YOLOv3-tiny、Retina Net、Deformable DETR、Cascade R-CNN和Faster R-CNN评估其在检测玉米幼苗方面的表现。在众多模型中,YOLOv8n以0.979的AP50和0.647的AP50:95指标表现最优,明显超越其他模型,其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为3.2M和8.7G,仅次于YOLOv5n。无人机高分辨率苗期图像的目标检测任务中,YOLOv8n模型因其出色的性能和高效的资源使用,成为了最优选择。
(2)选择了较为典型的四种目标检测(YOLOv8n、YOLOv3-tiny、Faster R-CNN、Defomermable DETR)算法在不同种植密度、不同叶龄、不同飞行高度下对玉米幼苗的检测和计数进行评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所有模型的检测精度普遍下降,YOLOv8n在低密度时展示了较强的性能和鲁棒性。而Faster R-CNN在高密度环境下的检测和计数表现下降最为明显,13.5万株/hm2表现最差r RMSE为33.04%。不同叶龄阶段对检测算法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YOLOv8n在中期叶龄阶段展现出优越的稳定性和准确度,V4为最优时期r RMSE为1.2%。随着叶龄的增长,大多数模型的性能呈现下降趋势。飞行高度的增加对所有模型的检测性能均有影响,尤其是在较高飞行高度,检测精度显著下降在此条件下,YOLOv8n相比其他模型展现了更好的适应性和性能稳定性。
(3)本文构建的玉米果穗、籽粒特征提取算法以实时对采集的果穗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实现对果穗长、宽、颜色特征、单面籽粒数量、籽粒数目、籽粒长度、籽粒宽度等参数的测量,结果显示黑、黄和白玉米果穗长的r RMSE分别为4.12%、6.91%和9.68%,穗宽的r RMSE分别为8.14%、5.65%和9.31%。单面籽粒计数的r RMSE分别12.00%、9.25%和9.58%。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率较高,性能好,对不同颜色的玉米也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通过算法提取的颜色特征分析发现,黄色、白色玉米品种的颜色特征在各个颜色通道上随时间的变化相对稳定,黑色玉米品种在随着时间变化所有颜色通道上的颜色值均显示出显著下降,在生育期间颜色变化最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