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沙波运动
顶部拍摄
图像处理技术
形态参数
运动参数
摘要:
推移质颗粒与床面紧密接触,成为了近底床面泥沙运动的主要方式;大量推移质颗粒往往以特定的形式聚集,在床面形成丰富多样的床面形态—沙波。沙波改变了底部边界条件,水沙相互作用机理十分复杂。近年来,图像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高频率、高精度推移质运动奠定了基础。目前,在河流动力学领域,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开发相应的检测系统已成为研究推移质运动便捷、高效的手段,本文开展了水槽弯道出流条件下的推移质沙波运动试验,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取了沙波运动演化过程中不同时刻的参数信息,主要包括形态参数(波长、波宽)、运动参数(位移、速度),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沙波宏观运动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沙波宏观运动特征研究是出发点,而图像处理技术为沙波宏观运动特征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方法支撑。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沙波动态演化过程的拍摄本文以水槽试验为主,理论研究为辅的手段进行研究。试验沙选用粒径为0.2~0.4mm的石英沙,试验水流条件为恒定流,开展弯道出流条件下的沙波运动演化规律试验研究,拍摄过程中根据实际输沙率在水槽首部加沙,确保水槽床面整体上达到冲淤平衡。水槽试验沿程监测水位波动情况,水槽上方架设与硬盘录像机相连的高清摄像头对试验过程进行视频拍摄,选取较大的拍摄范围,获取沙波宏观运动信息,即沙波形成后沙脊沿程的变化情况。(2)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沙波检测系统针对复杂背景下的推移质沙波运动图像,围绕关键性科学问题,广泛收集现有推移质输沙研究成果,采用资料分析、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已有的推移质追踪识别方法进行改进,以适用于本文推移质沙波运动研究中图像序列的分析要求,将图像识别技术与推移质沙波运动演化规律试验研究相结合,开发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推移质沙波运动研究系统,最终实现对沙波形态参数(波长、波宽等)及沙波运动参数(位移、速度等)的判别或提取。(3)弯道出流条件下的沙波运动研究分析将拍摄范围内的沙波床面沿水流横截面分为A、B、C三个流速区域,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不同时刻下(不同床面)沙波波缘轮廓,获取沙波相关参数信息。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弯道出流条件下的沙波随时间发展的物理过程:1、不同区域沙波随时间发展的纵向、横向变形特征,2、推移质沙波在不同区域的整体运动速度随时间波动情况。试验中通过拍摄的方式获取了一段时间内沙波运动演化影像资料,将不同时刻的动态沙波床面通过一系列静态图像的形式抽离出来,然后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手段,对运动沙波的波缘轮廓线进行提取,实现了不停水状态下的沙波连续宏观运动特性的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如下:(1)在大型U型水槽沙波运动演化试验中,提出了采用顶部拍摄的方式进行。以往采用的侧面拍摄法只对沙波的波高、波长进行研究,而忽略了波宽的发展变化,而顶部拍摄法弥补了这一缺陷,可同步获取大范围完整的床面形态。尤其适用于沙波运动的三维发展规律研究,与以往研究相比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2)针对沙波波缘轮廓提取问题,开发了一套完整的沙波波缘检测系统,具体采用了几种常用的边缘检测算子(Prewitt、Sobel、Log、Canny)对沙波波缘进行检测,每种算子尝试不同阈值。当阈值较大时,边缘信息出现遗漏现象;而当阈值较小时,提取大量的背景噪声,对结果产生干扰;因此阈值的精确给定,是提取沙波波缘的关键。根据结果对比分析,表明Canny算子更适合于复杂背景下的沙波波缘检测提取。(3)对沙波运动序列图像提取的大量参数经统计分析研究后发现,对于水下不同时刻的动态沙波床面,其不同水流流速区域内波长,波宽的概率分布基本服从正态函数,且波长与流速呈正相关。(4)沙波在水流作用下,沿程以整体的形式向前输移时,其平均速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其中在流速大的区域内波速变幅较大,流速小的区域内波速变幅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