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专业人员
非专业人员
主观评价
差异性
三峡大学
摘要:
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以人为本”是一个很重要的设计原则。但是,我国现阶段,对人性化设计很多时候还只停留在口号上,实际的研究工作做得少。同时,在园林建设和管理的实践中,专业与非专业人员之间常出现不和谐的现象和无休止的争论。因此,揭示专业与非专业人员对环境认识的差异性,找到设计者和使用者之间矛盾的根源,才能使设计真正做到从使用者角度出发,实现人性化设计。
本文利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原理,利用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手段对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两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对同一个环境的评价作一个比较,此次评价的对象是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学校园环境。根据评价的结果来分析这两组人群对环境认识的差异性,进而推论设计者的理想和使用者的需要之间存在错位的文化背景方面的原因,为设计者和其他从事类似研究的人提供参考。同时,对三峡大学校园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科学评判,并提出改进建议。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及相关理论概述。主要阐明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技术路线等;同时将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方法体系中与本研究相关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
第二部分是研究设计和研究的准备阶段。包括:现场调查、以自由访谈的形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研究假设、确定评价主体、选择具体的评价方法等。
第三部分是三峡大学校园环境综合评价调查问卷的设计。本研究采用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构建三峡大学校园环境评价因素集,然后以李克特量表的形式设计校园环境综合评价表,并结合开放式问题以弥补量化评价的不足。
第四部分是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专业组与非专业组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利用现代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了平均值及标准差的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同时利用词频统计法对开放式问题的答案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专业组学生和非专业组学生对三峡大学校园环境的主观评价是存在差异的,这些差异可以被认为是由于专业知识背景的不同而引起的,同时对差异的具体表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二是对三峡大学校园环境进行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本研究尝试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求权重,运用模糊数学原理进行综合评价,取得较好的效果;最后校园环境评价结果为E4级,即较好,同时对校园环境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第五部分是讨论,依据前面的调查结果,结合自身的经验体会,推论出专业与非专业人员对环境认识的差异性,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同时也论述了本研究的局限性,提出了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