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苏联共青团
国家
社会
青年群体
摘要:
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是苏联共产党领导的、针对青年群体开展工作的社群组织,在苏联政党-国家"高度集中""高度集权"的经济政治体制与具有时代特征的青年群体的博弈下,具有国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双重面向,成为国家与社会张力的交汇点。在国家属性下苏联共青团具有着针对青年群体开展政治教育与思想宣传、向苏联各级党和国家机构组织输送优秀人才资源、参与国家经济社会与军事建设、协助苏联共产党完成社会治理任务、促进国际青年交流、颁发荣誉与奖励这样的基本功能,在社会属性下,苏联共青团研究青年问题、关注与实现苏联青年群体的利益、丰富青年群体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活动;并且随着苏联国家与社会的互动进行了调适与变革,调适党团关系、调适工作作风、扩大组织规模、丰富组织活动,共青团组织也产生了偏离与质变,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与共青团国际青年旅游局以及苏联共青团与摇滚乐的案例中充分地体现出来。世界青年节的案例中,世界青年联欢节提供了一个平台,外国青年带着西方文化与生活方式与苏联青年进行交流。苏联官方主动要求开放的需求又为青年互动交流打开了大门。在互动中,苏联青年渐渐接受了来自西方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而苏联官方的控制又加速这样的过程并且滋生出了 "阳奉阴违"的行为。世界青年联欢节后,苏联官方成立的共青团国际青年旅游局成这样的机构在面对国家的矛盾状态以及青年工作的持续需求时,从国际交流中获益,获取利益的欲望也渐渐侵蚀了苏联官方对于国际青年旅游局的控制,而苏联官方加强控制的需求让它不能够在互动中将利益最大化。在苏联共青团与摇滚乐的案例中,在面对来自于苏联青年以及国际青年群体摇滚文化的压力时,苏联党和国家的压制并不能够奏效,反而更加增强了摇滚运动的势头,共青团通过调适自身的方式,自己建立或者吸收源自社会的非官方摇滚乐队来增强控制。在与摇滚文化互动的过程中,共青团自身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共青团员理解、接受并喜爱上了这样的文化方式。同时,共青团内部存在相当一批领导人,背后支持并资助摇滚乐队的表演。共青团逐渐异化为给摇滚乐队提供资助的平台与工具,成为摇滚群体获得力量的来源。经过调适与改变,来自于苏联共青团内部的力量侵蚀了共青团自身,使得整个组织失效而产生质变。最终由于组织内部精英阶级的利益攫取与非正式组织的组织资源夺取,苏联共青团走向了解散的命运,随着苏联的解体一起走向崩溃解体。中国共青团改革应当吸取苏联共青团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