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读书笔记
写作指导
应用研究
摘要:
读书笔记作为传统的学习方式,伴随着阅读的发展沿用至今,作为读写结合体,读书笔记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语文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读书笔记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义务教育阶段,统编教材对读书笔记尤为重视,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编排的读书笔记主要为摘录、批注、提纲、心得等四种形式,其内容和要求呈逐级上升的趋势,在教材中提出了具体的读书笔记要求和方法指导。在高中阶段读书笔记的作用同样重要,新课标有关读书笔记写作要求分布于各个学习任务群,也提出了读书笔记新形式,这些形式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形式更加多样,但是在新课标和教材中并未提出具体的写作指导。高中生除了继续巩固义务教育阶段的读书笔记形式,还应当掌握高中提出的语言札记、研讨笔记等新形式,以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读书笔记进行语文学习。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读书笔记写作,并善于将读书笔记融入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读书笔记作为学习方式和教学手段的价值。本研究以读书笔记为研究对象,探究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提高高中生读书笔记写作水平,并针对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读书笔记以提升教学效果提出相应策略。第一章主要对读书笔记这一写作形式进行介绍,首先阐述了读书笔记概念、类型、读书笔记写作的价值,接着对读书笔记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最后对高中语文新课标以及教材中有关读书笔记写作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第二章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针对高中生对读书笔记的认知情况以及读书笔记写作现状进行调查,对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和运用读书笔记情况进行访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的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章针对高中生写读书笔记提出指导策略,通过对高中语文新课标和统编版教材读书笔记的呈现进行分析和归纳,将高中主要读书笔记形式分为三类,分别是鉴赏评价式、心得体会式、专题研讨式,并针对这三种类型读书笔记提出具体的写作指导。第四章是探究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如何合理运用读书笔记进行教学活动,从利用读书笔记落实学习任务群、以读书笔记统整阅读和写作、以完善读书笔记评价机制实现学生评价科学化三方面提出教学策略,旨在实现高中语文读书笔记价值的有效发挥,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