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王安石
读书诗
诗歌意象
思想变化
摘要:
宋代诗人以他们的读书生活、所读之书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读书诗,呈现出比前代更高的创作热情。从宋诗形成的早期探寻,王安石作为开拓者同样创作了相当数量的读书诗。与江西诗派诸人不同的是,王安石既是宋诗大家,也是北宋著名学人和政治家,他学问广博,开创荆公新学,又出入士林,位至宰执,他的读书诗也因所读之书的广博、人生经历的丰富和个性襟怀的独特而呈现出主题内容、情感表达、诗歌艺术等方面更为多元的面貌,是其士大夫、学者、文人等多重身份意识在文学表达上的缩影。
从对王安石读书诗多元面貌的全面分析中,一方面可以看到他读书诗中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意象,混融的诗歌技法和复杂深挚的情感表达,即注重追求诗歌艺术和文学意味的一面;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他援学援史入诗,直接以学问与史实为表现对象,缺乏形象而重视说理、立论、政辩,即所谓“资书以为诗”的一面,后者与江西诗派具有部分相似的面貌。但江西诗派并未像尊黄庭坚为开派宗师那样,大张旗鼓地宣称自己师承王安石,陈师道等人即对王安石的为人、为学、作诗大加批评,加之诗派诗人众多难以厘清,直接探寻王安石读书诗与江西诗派诗歌,乃至与宋诗之间关系时较为困难,因此以学界已经关注到的王安石与黄庭坚之关系为津梁,从二人同样重道德教化的思想基础、读书诗相近的创作主题倾向和读书观、读书方法的内在联系等视角考察王安石读书诗,发现王安石的读书诗创作,与黄庭坚及“江西诗派”那些以书籍的阅读和学习为根基的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实践,都彰显着宋诗的开拓精神,都可称是在宋代思想文化运动中朝着同一方向所进行的一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