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社会化阅读
阅读倦怠
扎根理论
微信读书
摘要:
社会化阅读是以数字技术、社交媒体为依托,以社交关系为纽带,强调围绕文本开展的读者与读者、读者与作者之间社会互动的新型数字阅读形态。随着社会化阅读的纵深发展,以“微信读书”为代表的社会化阅读平台负面效应频发,阅读功利化、阅读连接过载、横向监视激化阅读隐私泄露忧虑等问题愈演愈烈,用户出现不同程度的无助感、焦虑、厌倦等消极倦怠情绪,甚至出现忍耐行为、退出行为、间歇性中辍等徘徊行为,陷入阅读与否的两难困境,社会化阅读倦怠问题亟需破解。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以微信读书APP用户评论和27位存在社会化阅读倦怠行为用户的半结构式访谈资料作为编码资料,通过三级编码,构建“用户社会化阅读倦怠行为归因模型”,并从外部环境、平台因素、用户因素以及最终后果四个方面对社会化阅读用户倦怠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又选取四种类型社会化阅读平台对归因模型进行案例验证,认为该模型基本可以涵盖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化阅读用户倦怠行为产生逻辑。研究发现,技术和文化加速导致阅读认知趋于功利性,同时数字信息技术营造随时在线新场景,极大激化了阅读不悦感和隐私泄露忧虑;平台存在会员双重收费、激励体系过度等,用户既厌弃又深陷平台所绘制的鞭策图景难以抽身;个体阅读动机和偏好习惯存在矛盾滞后性,导致其更易感知社会化阅读过程中某些变化,从而出现较强烈的被侵扰感或焦虑,而阅读本身合理性和阅读内容井喷式增长又迫使用户继续阅读行为,以一种隐蔽性的方式将用户自我剥削合理化。可以说,尽管移动互联网圈层为用户提供了社交新场域,但整体上看用户更倾向于将社会化阅读当做一种隐私行为,甚至展现出一种既要阅读社交又不希望被熟人窥探或监视的理想阅读状态,这一点也恰恰与微信读书所试图打造的强关系阅读社交有所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