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快乐读书吧
大单元教学
整本书阅读
教学策略
摘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整本书阅读”能力提出了要求。作为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新增栏目,“快乐读书吧”从2016年逐步走进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中,利用好“快乐读书吧”,对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的实施,教学矛盾也浮现出来。而大单元语文教学有其独特优势,通过整合单元主题、开发真实的情境、驱动性任务统领单元学习活动,不断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进而激发学习内动力。由此,大单元教学可以为小学“快乐读书吧”教学提供新视角,为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新方式。
在明晰“快乐读书吧”应实现快乐阅读价值的基础上,理清大单元视域下“快乐读书吧”教学的内涵,即大单元视域下“快乐读书吧”教学是聚焦核心素养发展,同时也是在教材层面落实整本书阅读,以实现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教学。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学生学情特点和师资力量因素的影响,选择使用原始单元进行大单元视域下“快乐读书吧”教学尝试,以此为探索大单元视域下“快乐读书吧”的教学提供良好起点。
通过了解一线教师对“快乐读书吧”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情况的访谈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认为“快乐读书吧”纳入大单元教学具有理论可行性,但由于缺少操作性示范指导以及自身师资精力的局限性,不少教师认为“快乐读书吧”的教学还处于自我摸索阶段,教学效果不佳。基于此,对三节不同课型“快乐读书吧”指导示范课进行分析,不仅为一线教师提供有效“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启发,还提供整体设计“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经验参考。
在明确当前“快乐读书吧”教学困境和借鉴相关案例的可取经验基础上,提出大单元视域下“快乐读书吧”教学策略。具体而言,第一,围绕语文核心素养、课程标准等进行知识的有机联系形成学科大概念,为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大概念进行深层次理解,应围绕该单元文体的“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形成指向核心素养的同时兼具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第二,以“本”带“类”阅读书目要基于不同文化视角,遵循拓宽视野、增强文化自信的原则进行恰当的选择;在选好阅读书目的基础上,要求教师不仅要通过纵向梳理、横向比较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明晰单篇教学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内在联系,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个性化阅读发展提供空间。第三,创设具有大情境的“快乐读书吧”教学可以从分析大单元课程内容、聚焦驱动性问题、引入生活化的课程资源载体三方面入手;在具有真实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阅读思维的起点、进阶、完善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以此推动学生从浅层认知建构走向深层认知建构。第四,基于整合式认知机制,可以发现“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分为读前导读课激活图示启动认知、读中推进课运用系统阅读工具及策略对文本内容精加工、读后交流课上基于话题的交流表达进而重构或修正阅读发现以形成对整本书的深度理解。第五,教学评价方面,教师应将教学评价目标与评价行为统一起来,在“快乐读书吧”教学过程中,紧扣学习目标,使得教学、学习、评价三者紧密联系起来,避免阅读评价过程的断裂;其次,“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评价围绕整体认知能力进行螺旋递进式的培养,同时需要关注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即阅读评价可分为集体共读的阶段性评价和自主阅读的反思性评价;最后,通过评价证据的可视化使得阅读过程和思维外化成表格、图表等形式,使得阅读评价真正发挥反馈、调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