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病媒生物
监测
防制评估
大运会
成都
摘要:
目的掌握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简称大运会)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开展情况及赛事区域内病媒生物携带病原体的现状,为日后大型活动的病媒生物防制保障工作提供实践经验及相关科学依据。方法于2023年6月中旬至7月下旬对大运会开、闭幕式及各赛事场馆等不同类型场所的病媒生物防制效果进行现场评估;利用Excel和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卡方检验、Fisher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数据分析。分别采用诱蚊灯法、双层叠帐法与夹夜法、笼捕法捕获蚊类、鼠类,采用研磨-磁珠法从蚊、鼠肺中提取核酸,并进行登革热病毒、西尼罗病毒、乙脑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6月室内鼠迹阳性率、蚊幼路径指数、成蚊停落指数、室内蟑迹阳性率均为最高,分别为0.92%、0.62处/km、0.71只/(人·次)、0.22%,且在不同类型场所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随着防控和评估工作的开展,以上病媒生物评估数据呈现逐轮下降趋势。同时,6月防鼠、防蝇设施合格率最低,分别为68.7%、50.63%,至7月下旬,合格率分别已达96.31%、95.16%。赛事所涉区域内赛前赛后不同时段所采集的生物样本中未检测到监测目标病毒。结论大运会各场所病媒生物防制效果较为显著,这与实行病媒生物综合防制策略密切相关。在日后类似的大型活动规划过程中建议尽早提出病媒生物防制相关专业要求,同时强调工作组间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及时调整防控策略,保障各项活动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