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东京奥运会
羽毛球技战术
男女混合双打
摘要:
奥运会是世界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体育盛会,2020年东京奥运会几经周折推迟至2021年举办,成为历年来最受关注的一届奥运会。羽毛球男女混合双打是本届奥运会众多项目中的夺冠热门,中国队如期取得优异战绩,斩获金牌、银牌。在奥运会中所表现出来的技战术变化,往往会对各层次羽毛球技战术的发展产生广大而深远的影响,通过本届奥运会对羽毛球男女混合双打四强技战术进行分析,对探究当今世界羽毛球男女混合双打技战术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具有一定代表性,为提高各层次羽毛球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以2020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女混合双打四强在四场十局比赛所运用的技战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多拍特征明显,竞争愈发激烈四强运动员在击球拍数上呈现出多拍特征,击球拍数主要分布于前7拍,峰值出现在第4拍,竞争越来越激烈。2.网前较量尤为激烈,抢攻战术运用广泛发接发普遍运用发球、接发球抢攻战术,竞争比赛开始时的主导权。发球以前场1号区域为主,5号区域次之,同时多发后场4号区域,邓俊文/谢影雪发球多变但失分较多,渡边勇大/东野有纱发球单一,郑思维/黄雅琼发球有一定变化但失分较多,王懿律/黄东发球稳变结合,质量较高。接发球落点集中于前场1号、2号区域,中场次之,后场较少,放球、推球、拨球运用比例较高。3.攻守兼备,攻防转换迅速第三拍挑球使用最多,其次是放球、推球;第四拍杀球比例最高,其次是推球、抽球、放球、吊球、挑球。在接发球普遍抢攻的状况下,各组合第三拍趋于使用调整比赛节奏、缓和场上局面的技战术,第四拍则更多是采取进攻下压的技战术。4.前场、中场是较量的主阵地,技战术全面多样前场、中场是比赛较量的主要区域,技术细腻隐蔽,战术灵活多变,后场保持较强的进攻力度。前场区域挑球、放球、推球、封网较多,中场区域挡球、抽球、挑球、杀球较多,后场区域杀球比例最高,其次是吊球。邓俊文/谢影雪整体防守与封控兼有,后场杀吊结合;渡边勇大/东野有纱多用防守化解进攻,擅用防守反击;郑思维/黄雅琼前场擅于抢网进攻,中场进攻猛烈,后场擅于调动突击;王懿律/黄东萍攻守兼备,后场进攻力度大。5.得分封杀为主,失分比例较高四强运动员非受迫性失误占比最多,其次是受迫性失误,再次是主动得分;主要得分来源于男选手杀球以及女选手封网,失分技术多样。进攻仍然是比赛的主流,攻击对手弱点、攻女选手是战术核心。邓俊文/谢影雪的主动得分能力弱;渡边勇大/东野有纱非受迫性失误较高;郑思维/黄雅琼非受迫性失误较高,受迫性失误少;王懿律/黄雅琼主动得分能力强且方式较多,受迫性失误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