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东京奥运会
女子铁饼
投掷技术
专项力量
肌肉激活
摘要:
随着竞技体育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田径传统优势项目女子铁饼呈现多元化和高度激烈的国际竞争格局,为保持和提升我国女子铁饼项目在国际赛场上的竞争优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的重要指示和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强化基础体能,恶补体能短板”通知精神,在备战东京奥运会时期,加强对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投掷技术动作特征和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研究,有助于实现我国女子铁饼项目成绩的突破和持续发展。
研究目的:以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训练学等学科理论为基本依据,探讨我国备战东京奥运会女子铁饼运动员的投掷技术动作特征,实现对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投掷技术动作的再认识,并以此为依据,结合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论构建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手段体系并实践应用,以期为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研究方法:研究建立在对我国备战东京奥运会女子铁饼运动员投掷技术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分析基础上,以构建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手段体系并实践应用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法系统梳理了有关女子铁饼运动员投掷技术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和专项力量训练方面的相关文献;经过专家访谈法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内容和测试指标框架;采用德尔菲法筛选出了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投掷技术运动学评价指标和专项力量训练手段;通过测试法对三名备战东京奥运会女子铁饼运动员的投掷技术动作进行了三维运动学和表面肌电数据的同步采集和数据解析;对解析和回收的调查数据利用EXCEL2019、SPSS24.0和Graphpad prism 8汉化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制作。
研究结果:
(1)研究通过德尔菲法筛选出了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投掷技术动作的运动学评价指标,对我国三名备战东京奥运会女子铁饼运动员投掷技术动作三维运动学特征分析发现,在双腿支撑起转阶段,三名运动员阶段用时均值为0.52s,短于世界优秀运动员(0.58s);身体重心相对稳定,起转动作平稳;T0和TI时刻三名运动员的肩髋扭转角分别为 80.58±6.63°和 54.43±12.54°,拉引角分别为 119.48±11.65°和 142.45±12.24°,身体保持了较好的扭紧状态;铁饼质心速度增量(3.77±0.93m/s)高于世界优秀选手。在单腿支撑旋转阶段,T2时刻左膝角和左髋角均值为129.83±17.46°和155.07±18°,肩髋扭转角和拉引角分别为15.51±6.26°和147.56±18.30°,铁饼速度增量较小,人体重心速度增量均值(1.41±0.27m/s)小于国外优秀运动员(1.82m/s);阶段平均用时为0.41s,与世界优秀运动员(0.40s)相当,其中苏欣悦该阶段用时(0.37s)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在腾空阶段,T3时刻右髋角和右膝角较T2时刻稍微增大,但存在右脚着地积极性不足现象;冯彬和陈扬T3时刻身体扭紧状态和投掷臂侧肩胸壁拉伸较苏欣悦充分;铁饼速度和身体重心速度增量分别为-0.38±1.99m/s和0.11±0.34m/s,苏欣悦该阶段速度损失相对较大,阶段用时均值为0.09s。在衔接阶段,T4时刻左髋角和左膝角均值分别为145.49±4.96°和130.30±7.50°,右髋角和右膝角分别为128.66±4.33°和114,47±4.96°,较合理;T4时刻肩髋扭转角均值小于国外优秀运动员,拉引角只有陈扬增大;过渡阶段用时均值为0.15s,与世界顶尖女子铁饼运动员用时(0.15s左右)一致,但陈扬和冯彬该阶段用时(0.18s)长于精英运动员(0.15s);该阶段陈扬(1.46m)和冯彬(1.39m)铁饼运行距离大,苏欣悦铁饼运行距离较短(1.03m);铁饼和身体重心速度增量分别为2.11±2.03m/s和-0.38±0.20m/s,存在个体差异。在最后用力阶段,T5时刻三名运动员肩髋角和拉引角均值分别为9.02±2.86°和182±2.74°,铁饼和身体重心速度增量分别为12.55±1.79m/s和-0.66±0.50m/s;T5时刻的拉引角均值182.80°,铁饼出手身体姿势控制较好,出手参数在合理范围,但与世界顶尖选手相比(24.50m/s),三名运动员出手速度(23.01±0.32m/s)偏低。
(2)我国三名备战东京奥运会女子铁饼运动员完整掷铁饼技术动作肌肉激活顺序方面,左侧三角肌中束在预摆结束瞬间处于激活状态,投掷臂侧三角肌和斜方肌中部在预摆结束后0.15s被迅速激活;躯干右侧肌群均在双腿支撑起转阶段被激活;下肢右侧腓肠肌外侧在预摆结束后0.28s最先被动员,之后多块下肢肌群在双腿支撑起转阶段被迅速激活。激活时长方面:上肢肌群中的右侧三角肌前束(0.79s/58.91%)和右侧三角肌中束(0.74s/55.41%)激活时间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