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经济遗产报告
目的论
信息型文本
摘要: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不仅给世界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奥运盛会,也向世界奉献了一份包含办赛经验、冰雪产业发展、绿色低碳实践,以及奥林匹克精神在内的丰厚奥运遗产。此次盛会结束之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对本届冬奥会在经济方面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向世界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经济遗产报告(2022)》。报告详细介绍并分析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经济方面留下的遗产和影响。这份遗产是属于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向国际社会推介这一遗产具有十分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当前,《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经济遗产报告(2022)》尚未存在日译本。因此,本文选取该经济遗产报告为源语文本对其进行日译汉翻译实践。本翻译实践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通过介绍冬奥会筹办过程中中国在冰雪产业、科技冬奥、市场开发三个方面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向日本民众介绍当今中国在体育、科技、文体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展示中国国家发展成就,树立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第二,通过经济遗产报告的日译本可向日本介绍中国在筹办冬奥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经济成果及各方面的投资机遇,吸引更多来自日本的投资及观光游客等。第三,本翻译实践报告对冬奥经济遗产相关的研究以及今后同类文本的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经济遗产报告(2022)》属于信息型文本,其中包含大量的中国特色用语和表达方式,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在保留中国特色的同时采取恰当的方法处理译文。目的论认为,翻译不是单纯的两种语言的转换,而是一种有意图、有人际关系的跨文化交际行为。除语言因素以外,译者应当综合考虑多种社会文化因素,在不偏离原文整体内容的基础上,依据翻译要实现的主要目的灵活处理译文的表达,实现文化交流。这一观点对于本翻译实践所选取的源文本具有切实可行的指导作用。因此,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理论,结合目的论中的三个原则,对译文展开具体深入的分析。
本翻译实践报告分为五个章节进行阐述。序章介绍了该翻译实践报告的文本概况、翻译目的以及意义。第1章为翻译过程,简要介绍翻译前的准备、翻译后的译文校对工作。第2章介绍了功能翻译目的论的发展、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三原则、相关的先行研究以及目的论的适用性。第3章,通过具体的词汇和句子的实例分析,分析翻译难点与解决方法。终章则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得出的结论以及笔者对今后翻译实践课题的展望。
通过本次翻译实践,可以发现目的论三原则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经济遗产报告(2022)》的词汇及句子的翻译均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这说明了目的论对报告书这一类型的信息型文本的汉日翻译具有适用性及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