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原训练
女子轻量级赛艇运动员
训练负荷
训练效果
摘要:
目的:深入分析国家赛艇队女子轻量级组8周高原训练的训练负荷结构特点和训练效果。方法:以国家赛艇队女子轻量级组8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全程记录高原训练负荷安排,分别在赴高原训练前1周、下高原训练结束后1周测量峰值摄氧量(VO_(2peak))、无氧阈和测功仪2000 m、6000 m、8×250 m全力完成成绩,采集血样分析机能状态变化。结果:1)按训练时长统计,8周高原训练过程中水上训练占63.5%,测功仪训练占9.8%,力量训练占15.4%,跑步占11.3%;高原训练过程中,每周安排3次力量耐力训练。2)按训练距离统计,共完成水上训练882 km,测功仪训练256 km,跑步训练214 km。水上训练加测功仪总训练距离低强度有氧、中高强度有氧和大强度训练占比分别为72.8%、23.6%和3.6%。3)8周高原训练后,运动员VO_(2peak)显著提高[(4.42±0.34)L/min vs(4.64±0.17)L/min,P<0.05],提高幅度为4.92%;V_(O2peak)功率显著改善,提升了3.43%(P<0.05);4 mmol/L血乳酸对应的功率显著升高,增幅为12.08%[(186.77±11.47)W vs(209.34±21.36)W,P<0.05];全力完成测功仪2000 m、6000 m的成绩均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1.40%和2.69%(07:20.8±00:06.4 vs 07:14.0±00:06.7,P<0.05;23:19.7±00:27.9 vs 22:42.1±00:13.9,P<0.01);全力完成测功仪8×250 m的平均成绩显著改善,提升了1.3%[(52.77±0.84)s vs(51.71±0.67)s,P<0.01]。4)8周高原训练后,运动员体重显著增长(P<0.05),循环血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升高幅度分别为14.26%和12.99%;铁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下降幅度为5.04%;睾酮和皮质醇水平未发生显著改变。结论:8周高原冬训中,水上训练加测功仪训练总距离低强度有氧、中高强度有氧和大强度训练占比与典型的极化模式存在一定差别,整体训练负荷安排呈类金字塔的极化训练模式。该负荷模式下的8周高原训练后,国家赛艇队女子轻量级运动员最大有氧能力、乳酸无氧阈功率、长距离有氧耐力、无氧耐力和专项能力均得到提高。从机能状态监测指标上看,运动员的循环血氧运输能力得到改善,且未对机体造成严重的疲劳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