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邓小平
七五整顿
初成
中断
摘要:
七五年整顿是改革开放的前奏和序曲,其“初成”与“中断”所昭示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研究七五年整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吸收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初成”与“中断”的原因及历史启示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考察,力求对这次整顿形成更为科学的认识。七五年整顿“初成”的主要原因是:灵活变通“三项指示为纲”,赢得毛泽东的支持;坚持实事求是,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出发点,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拥护;着眼全局、以点带面,抓主要矛盾,工作方法正确而有力;形成对于国际局势的正确的理论;邓小平特有的敢字当先的精神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注重发挥优秀人才的聪明才智,敢于用人,知人善任。七五年整顿“中断”的主要原因:整顿中着力于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的纠正,与毛泽东当时的想法迥然不同;“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主流意识与“以三项指示为纲”的整顿思想大相径庭;在整顿的过程中,注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文化大革命”时期偏重革命、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错误认知存在差异;“四人帮”的阻碍和邓小平不妥协不退让的态度等。从七五年整顿“初成”与“中断”的原因来看,坚持党的领导和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要前提;深入推进改革、促进社会发展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这对我们党实现历史性转折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也对我们目前和今后从事的伟大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1975年整顿虽然被迫中断,但仍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初成”与“中断”的原因所体现出的历史启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的实践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