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邓小平
习近平
国际战略
思想
比较
摘要:
在国际舞台上每个国家都会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国家目标制定自己的国际战略,以指导国家的对外政策。国际战略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名称,有的国家称其为对外战略,在美国有大战略和全球战略之称谓。虽有不同的命名习惯,但他们的实质内涵是相同的。不同时期的国际战略具有不同的时代特色,邓小平和习近平作为新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历史时期的领导人,他们的国际战略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不同的特点。对比研究邓小平和习近平的国际战略思想,不仅能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助于建设中国特色国际战略体系,更能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实践和对外战略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国内外邓小平和习近平的国际战略思想的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发现:关于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学术研究已经形成一个具备完整性、系统性的成熟研究体系。但由于习近平国际战略思想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所以关于习近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研究仍处于完善和发展阶段,而且尚未有人对邓小平和习近平的国际战略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因此,这一研究主题自然是本文的特色和创新点之一。总结邓小平与习近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理论内核。作为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通过对当时国际局势的科学把握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论,而且其所处时代的历史使命让其制定了让中国要富起来的战略目标,选择了“韬光养晦”的对外工作方针,以及独立自主与不结盟的外交原则。同样,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在完成了富起来的战略目标之后,让中国强起来成为习近平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等国际战略思想,通过这些战略思想和手段来实现建设现代化世界强国的目标。对于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习近平在坚持与继承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新与发展。习近平继承了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的科学论断,继承了中国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也继承了邓小平独立自主与不结盟的外交原则。同时,习近平在继承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发展:完成了从“韬光养晦”到奋发有为的转变,从重视国内到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的转变,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从“不当头”到“勇担责任”的转变。通过运用国际政治中的国际战略理论研究框架,分析习近平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创新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从邓小平时代到习近平时代,首先是国际战略环境发生了变化:国际格局从两极格局转变为一超多强;从有限参与国际体制转变为主动介入国际机制建构;国家利益也日益向海外拓展。其次是内部影响因素发生了变化:由改革开放到如今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国家硬实力获得巨大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日益走向世界使国家软实力也显著提升;战略观念也变得更加积极地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引入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的理论,分析两代领导人国际战略思想也是比较新颖的视角。通过对比研究邓小平与习近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可以得出一些现实启示:在国际战略思想的发展和创新过程中,要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前提,以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为原则,以构建中国特色国际战略体系为目标,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和共同繁荣的世界为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