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邓小平
家风
价值
摘要: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个人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古往今来,众多仁人志士十分注重对家庭家风的建设,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十八大召开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一再强调注重家庭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号召年轻一代主动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红色家风,建设和谐文明的家庭。邓小平是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他的身上蕴藏着许多可贵的品质,在与亲人子女相处的过程中身体力行的将这些可贵的品质教给他们,并影响了更多熟知他的人。邓小平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他的家风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个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的经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邓氏家风,它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红色家风的杰出代表,也是以家风正党风的光辉典范,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为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综合分析法,从绪论、邓小平家风建设思想形成发展的基础、主要内容和特点、当代价值四个部分来展开研究。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主要梳理当前学术界对邓小平家风建设思想的研究情况,挖掘述国内外学者对邓小平家风建设思想的研究深度,对家风和红色家风进行概念界定,阐述研究中的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不足,为下文开展对邓小平家风建设思想的研究做好铺垫。第二部分,邓小平家风建设思想形成发展的基础。邓小平家风建设思想的形成发展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两方面的内容。理论上,邓小平家风建设思想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共产党人红色家风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邓家家训和家庭教育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实践上,是筚路蓝缕的革命磨炼和“三起三落”坎坷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部分,邓小平家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邓小平家风建设思想内容丰富,从家庭、工作、生活上三个方面划分,其中包括以“情”系家,以“严”治家”的家庭观;以“实”对政,以“诚”待民的工作观;以“稳”处世,以“勤”治学的生活观。根据内容从中可以总结出三个鲜明的特点,分别是以“爱”为底色,以“实”为基石,以“信念”为指南针。第四部分,邓小平家风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邓小平的家风,最后的落脚点在于领导干部怎样建设和睦家庭,指导党员干部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怎样以家风带动民风,社风和党风。因此,在家庭上,要推动家风培育,建设优良门风;在工作上,要立足政德建设,净化政治生态;在生活上,要发扬优秀家风,引领向善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