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摘要:
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中国化发展,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开篇之作,完成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拨乱反正,保障了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顺利推进,在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选择和开辟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事实证明,这条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是适合中国基本国情的,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道路。不光如此,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低潮的时候,回应了世界人民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困惑和现实迷茫,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形势下,成功将科学社会主义推向前进。特别是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原创性揭示与概括,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提供了理论支撑。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回顾、学习、研究、宣传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原因所在。
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坚持问题意识,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系统梳理和总结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实践发展、主要内容、理论特质、历史贡献和当代启示,共六个方面的内容。
论文整体结构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绪论主要是对于文章写作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阐述。包括,选题的目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概念的阐述等内容,旨在通过对于材料的整理和基本概念的阐述,为文章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的正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理论三个层面,梳理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第二部分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实践发展,主要包括时代背景、历史依据和历史演进三个层面。第三部分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是一个系统的体系,包括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提出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描绘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强调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四部分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理论特质,包括善抓矛盾的辩证思维、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旗帜鲜明的思想主题、热爱人民的价值追求、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五个方面。第五部分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历史贡献和重要启示。历史贡献包括理论、现实、时代和世界四个方面;重要启示即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包含: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对历史问题要有定论、处理好“资”与“社”的关系、处理好意识形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六个层面的内容。这五个部分构成了论文的正文。最后是结语部分。今年正好是南方谈话发表30周年,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上回望历史,我们深感邓小平同志的伟大。这也是本文写作的目的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