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1978年
邓小平
中国式现代化
摘要: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进程,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逻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新的革命道路,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创造了必要社会前提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障和更为坚实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1978年是极为关键的一年。在经历了徘徊、争论、思考和必要的准备工作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正是由于这一重大转向,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取得了辉煌成就。邓小平在这一转向过程中,扮演着特殊角色,贡献了智慧和力量。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开启者和推动者。1978年,为实现国家现代化转向,开启中国式现代化,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聚焦民族复兴目标,重点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发展方向、发展动力等多个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二是为推动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在思想、组织、外交等多个层面,积极开展必要的准备工作。这一年,邓小平对中国式现代化有关问题的思考,事实上成为之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遵循;而其有关准备工作,则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启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在1978年,中国由徘徊走向转折的这个特殊年份,邓小平做出了独一无二的历史性重大贡献,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关键性独特作用。时至今日,当年邓小平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思考和准备,对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不断推进、拓展、深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仍具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