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邓小平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热情关心青年、殷切期望青年,高度重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在国内改革开放新时期、国际政治格局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着眼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青年发展中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关键性问题,有力地推进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发展,为新时代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发展基础。邓小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理论根基、实践基础和个人特质下生成的。邓小平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生成于西方和平演变、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对青年理想信念发起冲击、改革开放和科技革命对青年综合素质提出新要求的时代背景;生成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青年教育思想的遵循与发展;生成于在留学国外、投身革命、主政西南和任职中央时期青年工作的实践基础之中;生成于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一生为民的赤子情怀、敢字当头的胆识魄力和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的鲜明个人品质之中。邓小平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现了重大的理论创新贡献,对我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育人目标、具体内容和方法原则进行了创新推进,赋予了新的时代意涵和中国特色。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导向下,邓小平指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积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这一大局的政治保障,进一步强化了“生命线”的战略地位。在“四有”青年育人目标的全新规划下,邓小平对内容体系进行了建构与丰富,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要着重开展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为着力点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并深入开展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以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关键的集体主义教育和以心系和平和维护国格相结合为主旨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方法原则上,邓小平强调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教育环境和青年思想发展的流变性不断与时俱进,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不搞运动和事实服人相结合,发扬民主和严格法纪相结合,凸显出了其理论创新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务实品质。邓小平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现了意义深远的实践贡献,为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变革提供了理念指导,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重新回归到了正确的轨道并且不断向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改革前行。首先,破解了青年对“姓资姓社”的困惑,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其次,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下指引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宽广的视野、改革的精神和开放的姿态更好地适应了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和世界发展大势,实现了彰显中国特色和放眼世界的动态平衡;最后,有力地引领了广大青年在世界的风云变化中、在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强大攻势下,在思想上筑起了抵制“和平演变”的钢铁防线,立场坚定地进一步提振了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前途和光明未来的信心,培育了跨世纪的一代又一代信仰坚定的社会主义青年建设者。邓小平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传承中创新,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与活力。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守正中创新、在传承中升华,对邓小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了历史性发展和时代性创新。新时代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以“中国梦”为主旋律坚定青年理想信念,以“八字箴言”为基调锤炼青年品德修为,以“以文化人”为滋养奠基青年精神底色;要在百年变局中进一步举旗定向,坚持“党管青年原则”和“两个巩固”以筑牢青年信仰之基;要在强基固本中进一步构筑协同育人、主体多元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提升育人工作的实效性;要引领、团结和激励中国青年既有家国情怀也有人类关怀,激励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奋斗,用青春伟力激荡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澎湃春潮,和衷共济绘就青年以青春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