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马科维茨均值—方差模型
投资组合
能源化工期货
有效前沿
产业链分析
摘要:
能源被称为现代社会发展的血液,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随着能源化工期货的出现,能源市场和金融市场逐渐融合,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国外能源化工期货起步早,WTI、布伦特两种原油期货分别扮演着美国和欧洲基准原油合约的角色。化工期货受化工产品性质的制约,适合在交易所内作为期货品种交易的种类有限。我国能源化工期货起步较晚,2004年燃料油期货在上期所率先上市,部分油品期货近两三年才登陆国内期货交易所,化工期货上市品种则主要集中在塑料和化肥类。而建信易盛能源化工期货ETF于2020年上市,为我国境内唯一上市的能源化工期货ETF。迄今为止投资业绩不佳,累计收益率大部分时候处于负值,远低于同期上证指数和沪深300累计收益率。
已有不少学者对国外能源化工期货的风险收益关系等进行过研究。而国内能源化工期货的研究多集中在某单个期货价格的时间序列预测,对股债型资产组合的避险,期货与现货的风险对冲,原油与化工期货的价格关联性研究上,相关资产组合优化研究方面尚处于空白。同时,鉴于被动管理的建信易盛能源化工期货ETF投资业绩不佳,国内急需相关对能源化工期货进行分散投资的研究,计算出最佳投资组合,规避非系统性风险,实现稳定收益。
本文将马科维茨均值—方差组合理论应用于期货投资研究,对已有的建信能源化工期货ETF的资产进行权重调整。另外,本文另辟蹊径,采用产业链结合相关系数分析的方法,对国内三所商品期货交易所上市的能源化工期货进行优选,构建更优的资产组合,提出投资建议供相关投资者和机构参考。
文章首先引出建信易盛能源化工期货ETF上市以来的市场表现作为本文出台的背景。将优化现有的能源化工期货投资组合并提出新构建我国能源化工期货资产组合的创新思路为本文的研究意义。概括了能源化工期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基本框架。随后,文章阐述了马科维茨均值—方差模型的基本假设、模型公式、理论及应用发展。介绍了资产组合有限前沿的涵义以及后续优化的风险资产最优组合如何定义。概况了模型理论及应用研究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认为借助计算机研究金融数据和模型设计可解决均值—方差模型求解效率的问题。
在理论介绍的基础之上,研究基于产业结构,重点对现能源化工期货资产组合存在问题进行并作优化。对能源化工产业链进行梳理,并对国内能源化工期货的现状进行介绍,引出建信易盛能源化工期货ETF的成立背景和市场表现。采用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对已有资产在不同时期的权重进行优化,并与被动管理的方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最高夏普比率资产组合的收益与风险波动显著且期货权重按季度调整幅度大,但主动管理的方式可以获得明显更优的投资业绩。随后,基于新构建能源化工期货资产组合并作优化的目标,文章进行了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采用产业链结合相关系数的分析方法,从国内21种能源化工期货中筛选出9种历史数据充分、相关性低且收益良好的品种构建新的能源化工期货资产组合。研究结果表明,新资产组合每种期货权重调整幅度要小于原资产组合。最高夏普比率下的新资产组合在宏观经济稳定时具有更优的抗风险能力,且在极端条件下短期内虽然风险较高,但继续持有能获得比原资产组合更为稳定的收益。
最后,在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与不足之后,文章对投资者与机构提出建议。投资者方面,若选择按季度进行权重调整的能源化工期货资产组合,建议选择多品种跨所的组合并长期持有。机构方面,推荐采用产业链结合相关系数筛选能源化工期货。相对于被动地跟踪指数,不断调整投资组合的动态权重投资可以获得更好的收益,并稳定风险。期望将马科维茨均值—方差模型拓展至尾均值—方差模型应用于极端条件下,并在不同时期根据当下的相关系数矩阵选择不同的品种组成资产组合,择时调整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