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鲁迅
东亚视角
朝鲜新文学
启蒙
民族国家文学
摘要:
鲁迅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在数量和质量上较为可观,大多从传统的社会学、政治学、哲学、文化学、心理学、艺术学、语言学等角度,对鲁迅的创作心理、个性心理、人格意识、文化心态、生命意识、情爱观等等进行探讨。新世纪以来,在鲁迅研究领域,中日韩学者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而且交流日益频繁,但这些成果更多注重事实、关系的梳理与影响研究,并没有注意外国资源对认识鲁迅本身思想的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运用比较研究和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从东亚这一视角认识鲁迅,通过梳理鲁迅对朝鲜的态度,探讨鲁迅关于个人、民族、国家、世界的思考;同时通过鲁迅在朝的接受与误读,探讨鲁迅的思想与朝鲜新文学的民族国家属性之间的疏离关系,并结合与中国文学、日本文学情况的对比,验证鲁迅基于个人的“启蒙主义”思想观念,使其发现个人与世界、人类的同一性,突破民族国家意识的局限。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二章到第五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从鲁迅本人与朝鲜、朝鲜对鲁迅的翻译与评介、鲁迅在朝鲜的接受、鲁迅的启蒙主义与朝鲜的启蒙文学等角度介绍了鲁迅与朝鲜新文学的关联,并介入了大量的史实材料,力图以旁观者的姿态,更好地分析鲁迅在民族国家危机的非常时刻对于个人、国家的策略选择;第六章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梳理主要脉络,并得出疏离:鲁迅在民族国家文学的对面这一结论。
鲁迅的精神内涵无法度量,鲁迅研究是中国的,也是东亚的(同时也是世界的)。因此,笔者认为从东亚平台认识鲁迅,将赋予鲁迅研究一个更广泛、更坚实的基础,而从“疏离”的角度来探讨鲁迅对这些国家文学、文化、思想施加的影响,无疑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