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鲁迅
文学接受理论
特征
当代意义
摘要:
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个伟大的文艺理论家。他的文学接受理论是其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长期以来学界相对较少的关注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对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进行研究和总结,不仅可以把鲁迅的文艺思想更好地.继承下来,而且可以丰富鲁迅的文艺思想,拓展鲁迅研究空间。本文旨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对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作更进一步的探讨。全文分为四个主要部分进行论述:
一、引言。从目前对于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研究现状出发,在整体上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做学术上的观照与考察,并由此揭示出本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文化语境与鲁迅文学接受理论的形成。在这一部分,将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置于现代中国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着重描述其形成的文化语境及形成过程。在启蒙的历史语境下,鲁迅用文艺作为改造国民性的武器,他就必定要重视文学价值实现的问题。而个性化思潮涌起的文化语境,为鲁迅论及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的权力和能动性提供了文化背景和思想基础。为了促进现代新文学的健康发展,鲁迅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提出了深刻的见解,这些见解中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学接受理论。
三.鲁迅文学接受理论辨析。鲁迅是从读者、作家和文学批评家的角度来论述自己的文学接受理论,其理论的各个方面是相互交织和相互渗透的。为了便于论述,这一部分从读者地位论、读者构建论、文学接受效果论、文学接受异同论、接受创作论这五个方面来重点勾勒、描述和解析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从而构建起鲁迅文学接受理论的整体框架。
四、鲁迅文学接受理论的特征及当代意义。本文认为,较之西方接受理论,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具有这几个特征:全面辩证性、动态交流性、现实实践性和生动形象性。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的价值是多元的,对当下的读者、文学创作者和文学批评家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