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死亡意识
生存信念
文学
人生
摘要:
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死亡意识”的角度切入鲁迅和史铁生的作品,通过分析他们在“死亡意识”启示下生存选择之路,挖掘出他们为人、为文的可贵之处——那就是“真”。“真”的文学和“真”的人生正是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所缺乏的,他们之于这个时代的意义正在于此。
基于此,文章分三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分析比较了鲁迅、史铁生两人在不同时空下“死亡意识”形成原因的相通之处以及他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死亡意识”的一致性;第二部分,从四个方面论述鲁迅、史铁生在“死亡意识”的启示下有关生存信念的超越性的思考:生存的困境让他们都有着“生存——虚无”的共同体认,而曾寄希望于死亡解脱的他们又很快发现了“死亡”的“虚无”,而这个发现最终使他们以死反观生,开始重新思索生命,开始了“搏击——超越”的艰难之思,本章最后一节还补充论述了爱情在他们这一求索过程中的催化作用;第三部分,论述了鲁迅、史铁生在生活中践行他们思想的双重选择(文学和人生)及其意义,首先论述的是他们对于文学的共同选择:真诚的文学、爱的文学;其次论述他们的似异实同的人生选择——分别以“人间斗士”和“轮椅上的天使”的生命大爱者的形象终其一生;最后一节,论述了鲁迅、史铁生的双重选择对于当今文学和人生的双重启示,这也正是本文撰写的最终目的。
当今的文学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已被涂抹得面目全非,当今诸多人的人生也在喧哗和躁动中失去了方向,戴着“面具”的文学和陷入迷途的人生都是我们应该反思的。在一个浮躁的时代里我们是随波逐流还是应该清醒地放慢脚步深思我们脚下的路?真的文学和真的人生必将给迷茫着的人们以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