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鲁迅知识谱系
权力
鲁迅形象
流变
摘要:
鲁迅卓越的文学创作、丰富的文学活动以及他与中国现代社会的密切联系,让他在不同时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中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停滞、恢复的曲折发展历史中,鲁迅是为数不多的、在各种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中占据一定篇幅且拥有相当醒目位置的一位作家。此间,不同时期的文学史教材对于鲁迅形象的阐释,经历了复杂而独特的流变历程。
本论文以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正式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所构建出来的鲁迅知识谱系为研究对象。厘清不同的阐释话语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状态和文化语境,以及背后所暗藏的权力话语,从知识的角度探讨权力的产生,从权力的层面揭橥知识的形成,是这篇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论文的主要内容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一、鲁迅知识谱系的改造。这部分着重考察话语阐释与权力运作二者的关联在文学史的编纂行为上的具体体现;兼谈建国前的、不受权力意志所主导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对鲁迅知识谱系的建构,以及建国后的、权力运作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对鲁迅知识谱系的改造。从中我们看到,权力意志是如何为保证同质因素而排斥着异质成分的。
二、鲁迅知识谱系的调整。这部分主要探讨新时期以后,随着文学史叙述压抑力量的减弱以及意识形态观念的逐渐淡化,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者力图稀释鲁迅形象长时期以来被赋予的浓重的政治色彩。这实际上是解构权力话语的一种方式。这种努力表明了学界摆脱意识形态束缚、重控文学史秩序的要求。
三、鲁迅知识谱系的整合。这部分主要研究鲁迅知识谱系由重构到调整的轨迹所映射出的,政治祛魅的时代需要与还原鲁迅的主观诉求。本文认为,鲁迅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符号与学术研究的文化资源,其所引发的政治与文学史编纂的“异质/同构”关系问题是值得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