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民国文学史
鲁迅书写
中国现代文学史
鲁迅知识谱系
流变
摘要:
本文通过全面考察民国时期文学史中涉及鲁迅书写的文学史著作,梳理出民国时期文学史中鲁迅书写的样态和鲁迅形象流变脉络,并试图从历史和文学的双重空间还原出鲁迅在早期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原始面貌,反思民国时期文学史中所构建的鲁迅知识谱系的历史价值和局限,为当下现代文学史的鲁迅书写提供更具意义的借鉴。
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章,民国时期文学史中的鲁迅书写样态和流变。民国时期出版的新文学史分为附骥式新文学小史(附着在古代或近代文学史后)和新文学史专著两种样态。鲁迅形象在民国新文学史中大致历经了三个阶段:萌芽期的寂寂无名、发展期的众口多貌、转换期的初显革命气质。
第二章,还原历史中的鲁迅。民国时期的文学史作为民国时代的产物,在某种程度上,与鲁迅时代是契合的。因此,民国时期文学史中对鲁迅的记叙相对接近鲁迅时代的历史语境,多了一份历史真实。本章主要从对鲁迅的文学史定位、鲁迅文学作品的解读、鲁迅文学活动的记录、鲁迅思想本质的开掘等几个方面探析早期新文学史中“原始”的鲁迅书写,阐释并总结了民国时期文学史书写中形成的三种鲁迅形象特征——孤独者、思想者、革命者,以期在更接近鲁迅时代的文字载体里“还原”文学史中鲁迅书写的初始面貌。
第三章,历史的记念和启示。民国时期的文学史充当着将鲁迅入史的开路先锋,也为后来文学史中的鲁迅书写预留下一片广阔的园地。而民国时期独特的文化环境又造就了自由的、富含学术个性的多样化鲁迅书写。由早期新文学史作家们所创作的、留给后人的鲁迅书写成果不仅打造了现代文学史鲁迅书写的基础,还对当代文学史中的鲁迅书写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参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