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朱马拜·比拉勒
鲁迅文学
文学影响
中国哈萨克当代文学
摘要:
朱马拜·比拉勒是伴随着新时期文学发展而不断成长的中国哈萨克族作家。凭借着敏锐的艺术嗅觉与敢于天下先的勇气,在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研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段时,他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家个案。朱马拜·比拉勒的创作具有鲜明的个人生命经验特征,而鲁迅文学对他创作人生的滋养无疑也成为了影响他的重要因素之一。2019年的夏天,笔者有幸采访到朱马拜·比拉勒老师,在采访中了解到,受时代语境的熏陶,朱马拜·比拉勒老师阅读了大量米哈依尔·肖洛霍夫、弗朗茨·卡夫卡、安东尼·巴甫洛维奇·契诃夫、鲁迅、老舍等文学大家的作品,至今仍然十分喜爱他们的作品。在这些文学大家的熏陶中,鲁迅文学的影响帮助朱马拜·比拉勒开启了另一片创作天空。在与多种文学的对话和碰撞中,朱马拜·比拉勒也不时调整着创作思路和风格。可以说,探寻朱马拜·比拉勒创作风格多变的原因,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影响应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视角。本论文在这一影响事实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他对鲁迅文学的接受和借鉴以及被再创造的程度,从而呈现出朱马拜·比拉勒文学创作的吸纳性和本土性兼具的特质。文章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三章。绪论部分简略介绍了朱马拜·比拉勒在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坛的影响和地位,分析了其创作与接受鲁迅文学影响的程度。在综合分析朱马拜·比拉勒及作品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释了本论题的研究价值与方法。挖掘鲁迅文学这样一种特殊文化遗产对朱马拜·比拉勒创作的重要影响,不仅能为朱马拜·比拉勒及创作研究提供新思路,开辟新领域,也能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家接受鲁迅文学影响提供参考和研究的范本。第一章重点阐述鲁迅文学与朱马拜·比拉勒创作的契合点。与当代其他作家一样,鲁迅作品在新疆的译介使朱马拜·比拉勒文学创作与鲁迅文学结缘,成为特殊时代背景下文化语境带来的特殊礼物,也是一种集体记忆。除了论述时代所赋予朱马拜·比拉勒的创作因素外,还阐释他在外来影响中基于个人经验的过滤与选择。第二章着重论述鲁迅文学与朱马拜·比拉勒创作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鲁迅文学思潮在新疆广泛流传,朱马拜·比拉勒以兼容并蓄的方式吸纳鲁迅文风的养分,扩展了创作视野与思维空间。本章通过归纳法阐释朱马拜·比拉勒表现手法之特点、乡土文学之倾向、人物题材之选择。第三章主要概述文学影响的群体与个体对朱马拜·比拉勒文学创作的影响。朱马拜·比拉勒认同鲁迅文学的人性主题,他挖掘人性之美,表达对人性无尽的焦虑与反思。结语梳理了朱马拜·比拉勒接受鲁迅文学影响的路径,表明了以朱马拜·比拉勒为代表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响应时代精神的召唤和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对鲁迅文学因素给予了新的解读、改造和利用,从而推动中国文学真正走向世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