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
鲁迅回忆性散文
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
摘要:
一直以来,鲁迅的作品都备受中学语文教材编者的青睐。2016年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鲁迅先生7篇作品,其中回忆性散文3篇且在选文和编排上都独具匠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回忆性散文既具有所有散文的共性,更带有自身特殊的文体特性。作为一个特殊的散文门类,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以其特定的写作背景和作家独特的写作风格而呈现出鲜明的文体特征,长久以来受到中学语文教育者的重视。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鲁迅回忆性散文的教学功能和价值,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汲取智慧养分,提升文学素养,陶冶性情,启迪心智,是值得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去认真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回忆性散文,分析其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及编排情况,探析鲁迅回忆性散文的文体特征,并对课堂教学实例进行比较探究,进而提出全面而具有针对性的初中鲁迅回忆性散文阅读教学策略。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介绍目前本文研究的写作背景和实施的大致框架,主要包括研究缘由、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价值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是鲁迅回忆性散文的教材呈现与文体特性分析。首先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回忆性散文的选文情况、编排特点等进行梳理分析,再结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相关篇目来具体探究鲁迅回忆性散文中两个“我”的游离与叠印、儿童视角的叙述特征、情感表达的落差性、温情真挚的人生况味、杂文笔法的融入等文本特点。第三部分是鲁迅回忆性散文教学实践与思考。主要结合鲁迅回忆性散文的课堂教学实例,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辩证性分析,从而明确当下鲁迅回忆性散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相关课例的优点与特长加以归纳总结,以供参考借鉴。第四部分是鲁迅回忆性散文教学策略优化。根据上面几个部分的分析,从抓牢教材编排和紧扣文体特性两方面提出较为全面的、具有针对性的鲁迅回忆性散文教学策略,如准确运用以一篇带多篇、恰当使用读写结合、有效利用助读系统、从两个“我”的游离中追寻精神的同一性、从双重叙述视角体味情感的落差性、从言语表达感悟温情真挚的人生况味等,力求提高鲁迅回忆性散文阅读教学质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氛围更加活跃,能真正教出鲁迅回忆性散文的特色,提升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审美鉴赏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学习的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