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鲁迅作品
越南文学
影响
传播研究
摘要:
中越两国作为邻邦,其陆地和海洋是接壤的。两国已有数千多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历史。由于中越两国的密切交往,从秦代以来中国就对越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文学都不可能只局限在本国的范围内,中国文学更不例外。中国文学艺术的优秀作品早已被译介到越南,成为越南读者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它们在越南文学界陪伴着一代又一代越南读者,同时也丰富了越南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当中,被称为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的鲁迅是第一位被传播到越南的作家,其作品不仅被选入越南中学课本里作为教学内容而且还是越南大学文学系的研究对象。由于鲁迅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与越南民族的解放事业息息相关,因此深受越南读者的喜爱和敬仰,在越南被广泛地传播并成为中越文学文化交流的桥梁。本文将鲁迅及其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阐述其在越南从翻译、接受、传播到研究这整个过程,进一步分析其对越南文学和教育等领域的影响,肯定鲁迅不仅在越南文坛而且在世界文坛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从鲁迅在文坛上出现至今,中国和世界上的诸多国家对鲁迅的译介与研究就没有中断过,而越南对鲁迅的译介与研究也已有近80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越南不断出版、再版许多关于鲁迅作品的越南语译本与鲁迅研究的专著、文章和博硕士论文,这证明了鲁迅不仅是在越南文坛上而且在越南人民心中也占据崇高的位置。本论文由六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阐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与结构安排等,并总结出论文的创新、难点与不足之处。鲁迅的海外译介与研究近年来得到了中外学者的特别关注,尤其是日本,其次是美国、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和东南亚等国家。中国文坛对越南鲁迅译介与研究情况仍是一个相当陌生的领域。为此,我们想通过本论文来为鲁迅在海外译介传播与研究提供一份参考资料。第二部分,主要以越南的重要的历史阶段为背景论述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与研究过程。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成功之前,外国进步文学在越南受到法国殖民者严密地封锁,而越南文坛正需要一种革新运动。本文介绍在此背景下邓邰梅与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译介与传播初期。之后,在1945年八月革命成功至1975年越南南部解放、越南全国获得了统一、独立自由的背景下,梳理了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译介与研究的繁荣期,分析其为何在越南广泛地被传播。最后,在1975年之后的背景下,从中越两国关系冷化到恢复正常外交关系之后,阐述了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的困境,同时也介绍了1986年越南改革开放之后,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研究的新面貌。本文通过这三个阶段分析、考察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从而描绘一幅完整的越南鲁迅译介传播与研究的全景图,尽可能做到整体把握。第三部分,主要考察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传播媒介情况。在这一内容中,第一项工作是本文考察了鲁迅作品的越南译者和越南语译本。据统计,至今在越南已有五名翻译家翻译了鲁迅作品,因此能够搜集到的共有五种越南语翻译版本。不同的译者又因具有不同的生活时代背景、不同的地域背景以及不同的翻译风格导致鲁迅作品的越南语译本之间存在一些差别,并且与原文作品相比也存在一些翻译问题,引起了越南文坛上的一些论争。之后,本文还通过考察越南传播媒体来介绍致力于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出版社、报纸期刊社等。第四部分,选取邓邰梅、芳榴和黎辉箫三位代表的研究学者及其鲁迅研究著作,分析他们的学术基础、不同的研究方法以及其研究成果,指出他们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认识、理解和评价,肯定他们在越南鲁迅研究领域的影响和贡献。邓邰梅是越南中国文学和鲁迅研究的奠基人。他的研究《鲁迅的生平与文艺》代表了20世纪40、50年代越南鲁迅研究。他将文学作品与作家的外形相貌相结合,可谓是准确的且相对全面的研究,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他早期的研究成果虽然不是很深入,但引起了当时越南鲁迅热,同时也为日后培养越南鲁迅研究者创造了条件。20世纪70年代,芳榴的《文学理论家鲁迅》对鲁迅文艺思想的研究进一步拓宽了越南鲁迅研究领域。他主要运用分析法和对比法与苏维埃的文学理论相结合,以“理论——实践”为研究模式展开对鲁迅的创作实践和文艺思想研究,使鲁迅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及易于运用。20世纪80年代黎辉箫的《鲁迅小说诗学研究》通过《呐喊》和《彷徨》两个小说集以诗学理论和鲁迅小说创作的主导思想为主,全面地分析鲁迅小说的创作手法,并证明作品的结构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作家的主观思想影响。最终的目的是清晰和明朗地探析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研究情况。第五部分,研究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对越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文学领域和教育领域等两个方面。鲁迅及其文学作品不仅影响到越南文学现代化过程,还影响到越南作家、译者、读者以及批评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