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主线教学
人物
初中历史
教学策略
摘要:
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之下,细节始终是由生动的人及其行动构成的。而在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实现大多围绕着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要素展开,忽略了对历史中的“人”的突出,也缺少了历史人物活动带来的生动的情感体验,没有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因此,有必要以“人物”为主线进行历史教学,充分运用历史人物这一教学资源,探究新形势下历史教学策略的应用。首先,本文对历史人物主线教学的概念、要求、和可行性及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发现历史人物主线教学从时间跨度、空间跨度来说,与课程内容的编排契合度高,这一教学模式有较高的可行性。同时,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人文素养、进行人格塑造和教师专业技能的成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基于对目前初中历史人物主线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可知,目前存在着历史人物的形象塑造缺乏趣味、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没有得到良好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不到位、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等问题,访谈则显示出了教师专业知识技能与学生认知水平能力的不足影响了历史人物主线教学效果发挥的问题。根据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本文着重从主线人物确立、教学逻辑建构、核心问题设置、课外探究活动等四方面对其教学策略提出了自身的看法,并结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了历史人物主线教学策略在课堂中的实际运用。最后,通过对教学设计的评价与反思,发现以人物为主线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如历史人物主线教学的适用范围、整合历史人物生平的合理尺度、人物主线教学同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的结合、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兴趣的关注等,同时带来了这一教学方式对历史教师专业成长关于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方面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