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孙中山
毛泽东
工业现代化思想
比较研究
摘要:
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史为背景,以认识孙中山毛泽东工业现代化思想理论、寻找其一致性和差异性,把握孙中山毛泽东工业现代化思想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实践意义为出发点。
本文以对孙中山毛泽东工业现代化思想研究为切入点,以孙中山毛泽东他们自己对工业现代化理论的认识和阐释为理论基础,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研究方法,从孙中山毛泽东工业现代化理论的认识和比较的基础上寻求二人的一致性,分析其差异性,诠释社会发展的历史的逻辑的目的——民众富裕,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工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是如何向劳动者(实践者)阐释自己和赢得劳动者的,它还指明了劳动者的富裕实现的三重性及其对未来社会的建构。
全文主体部分共四章,第一章孙中山毛泽东的工业现代化思想概述,第二章孙中山毛泽东工业现代化思想的一致性,第三章孙中山毛泽东工业现代化思想的差异性,第四章孙中山毛泽东工业现代化思想的当代启示。
第一章孙中山工业现代化思想可概括为两个问题:土地问题和资本问题。毛泽东工业现代化思想可概括为三点:第一,中国社会的进步将主要依靠工业的发展。第二,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第三,我国经济建设以重工业为中心。
第二章从三个方面谈其一致性:第一,整体性思想;第二,重视科学技术与培养人才;第三,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强盛、民众富裕。
第三章从四个方面谈其差异性:思想基础、发展战略、资源配置方式和生产资料所有制构成。
第四章从坚持整体性思维和重视发展科技与培养人才两个方面谈,如何实现民众富裕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