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孙中山
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
摘要:
本文关注的是中华现代国家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构建问题。全球化时代,人们归属于各种各样的群体,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每个国家都存在面对国族分化力量的问题。针对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现实,加强民族认同建设尤其具有特殊意义。研究中华民族相关的概念与思想,能够为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提供理论依据。孙中山是中国在由近代走向现代的时代变迁过程中出现的重要人物,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际,他尝试引导中国由王朝国家进行现代化转型,走向世界民族体系,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做了方方面面的尝试。研究他的方法与思想,对于今天我们巩固国家共同体,仍然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整理孙中山的著作、演讲、电文中有关中华现代国家建设的文本,对其理论与思想进行整合分析,在历史的线条中梳理现实国情的渊源脉络。行文以思想的背景-演变阶段-主要内容-历史影响为逻辑展开。时代和生活背景孕育了孙中山对“国家统一强大、人民自由平等”理想的追求,是孙中山一生革命事业以及中华民族思想的重要基础,在论文中作为行文起点;接续背景的分析,思想演变阶段的内容试图复现其中华民族思想生成和变化的逻辑,沿着史实发展脉络,将其中华民族思想梳理为四个时期:早期为发动革命宣扬的激进的“排满兴汉论”,中期为解决民族问题、集中革命力量而走向包容的“五族共和论”、“大中华民族论”,后期受新民主主义革命影响逐渐走向成熟的“民族自决”论;在爬梳过几个历史阶段的基本史实后,将文章的重点放在“思想的主要内容”部分,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来分析孙中山的中华民族相关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展现其思想的“常”与“变”,即建立民族国家、保持国家领土完整,统合国内诸多民族和广阔地域的根本目标与不同层次视角下其思想的不同侧重点。最后,通过探求“中华民族”概念的建构路径和认同塑造方式,认识到思想曾经的伟大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今天“中华民族”理论完善与巩固的意义、充实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民族国家认同话语体系,实现文章的最终目标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