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孙中山
政党
德治
法治
摘要: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中的重要任务。马克思政党观指出,政党是具有先进性、纯洁性和阶级性的政治组织,具有自己的政治纲领,与国家政权相联系,具有自身的组织和纪律。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今的执政党,要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在中共十八大会议、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均强调我们党要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做到“以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孙中山进行了终其一生的政党理论和实践活动,是中国政党政治实践起点的人格化代表。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归纳分析和比较分析法对孙中山政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孙中山政党思想继承了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吸收了西方法治思想,引进了俄国政党思想。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代表是儒家思想,孔孟倡导统治者要实施“仁政”,“明德慎罚”。孙中山在政党革命活动中强调更新国民思想,统治者要加强自身道德素质,凡是加入同盟会或国民党的党员必须是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继承者。孙中山借鉴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倡导民主、共和、平等思想,吸收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后,在国内倡导“以党建国”思想,群众是党建的基础等思想。孙中山政党思想符合近代中国社会革命与发展的需要,更新了国民思想,改善了国共关系,促进了社会进步。同时,孙中山政党思想是资产阶级政党思想,具有狭隘性、独裁性和极端的革命性。孙中山政党思想是中国政党政治思想的起点,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对中国当今执政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所呈现出来的局限性对当今政党思想的发展具有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