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社会平等观
洪秀全
康有为
孙中山
摘要:
洪秀全、康有为和孙中山三人立根于中华大地,都面对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冲击而中国传统应该走向何处的困境,所以他们的社会平等观有相同的部分:对经济平等的关注“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趋向”;伴随男女平等而来的是家庭和家族的解体。但是三人吸收了不同的中西平等思想,因此三人的社会平等观也会有自己独特的部分。具体而言,洪秀全主要吸收了西方基督教思想和儒家权位平等获得思想;康有为主要吸收了西方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天赋人权和儒家的德性平等思想;孙中山吸收了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和儒家的权位平等获得的思想。核心价值的不同是三人社会平等观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价值、观念和制度是一个由里到外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洪秀全的核心价值是差等,差等外化在观念上的是“三纲”,观念在制度上表现为军师负责制、诸匠营和百工衙制度以及圣库制度。康有为的核心价值是平等,平等外化在观念上是“人人独立,男女平等”,观念在制度上表现为“去家界,建公政府”。孙中山的核心价值是平等,平等外化在观念上是民族平等、政治平等和经济平等,观念在制度上表现为“三民主义”。洪秀全、康有为和孙中山的均富思想对缩小当代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的警示意义在于,对结果平等的关注绝不是平均主义的延续,更不能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必须兼顾公平与效率。同时在理论建设层面还为多元现代性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