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孙中山
知难行易
三民主义
五权宪法
三阶段
摘要:
作为一名伟大的政治家和革命家,孙中山为建立民主共和国倾尽毕生之力。清末民初是近代中国宪政发轫和实践的重要时期,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等,作为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军人物,主张采用不同方式走向宪政之路。孙中山主张通过革命方式建立民主政体,使中国从古老的东方君主国家转变为现代共和制国家。在革命期间他提出了宪政思想和革命主张,主张将三民主义作为革命之主义,根据三民主义思想制定五权宪法并依此组建国家,将革命之进行分为三时期,即军政、训政和宪政时期,将其作为革命之方略。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和宪政实施三阶段构成其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他的宪政思想影响甚大,对我国的宪政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因而我们有必要对其予以研究。本篇论文主要采用历史语境主义和引证与注释的方法,通过阅读孙中山本人和其研究者的著作,旨在对其宪政思想进行客观分析,并从中挖掘出对中国现今宪政建设有指导性意义之思想。孙中山的宪政思想内容丰富,知难行易说作为其一切思想之理论基础,其宪政思想的提出和实践深受这一学说的影响。本篇论文即是以知难行易说这一思想为基点,对孙中山的宪政思想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分析他有无从根本上解决知难问题,这一宪政思想能否真正指导民国时期的宪政实践。因而,本篇论文首先介绍了孙中山思想的理论基础,以了解其思想根源;其次,对其宪政思想分别予以阐述,并将其与知难行易说相结合,分析知难行易说与其宪政思想之间的逻辑联系;最后,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并提出对中国宪政建设有指导性意义的思想和建议。虽然孙中山的宪政思想并不完美,其中甚至存有诸多问题,因而在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在实施这一思想时进行了很多调整,但这并不能掩盖他作为思想家和革命家的伟大之处。其宪政思想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之处,其主权在民思想至今仍为我们国家所提倡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