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红军长征
中国共产党
民族政策
摘要:
民族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在民族工作中取得了重大成就,各民族之间交流交往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其领导下实施的民族政策。然而民族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完善具备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以来不停的实践探索下才形成像今天一般那么完备、具体的。其中,中国工农红军长驱二万五千余里,历时两年的红军长征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整个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由绪论、结论以及五章正文内容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的研究状况以及研究思路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五章正文中,第一章主要梳理红军长征时期党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渊源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问题的早期探索。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一经诞生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政党的指导思想。因此,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于指导中国共产党探索民族问题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十分有必要对该部分内容进行梳理。并且,为了进一步理顺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方法,在本章对早期中国共产党有关民族问题的探索进行了分析和概述。第二章主要分析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的背景。民族政策的制定不会凭空出现,其背后一定有着促使其产生的根源。基于此,需要通过分析研究中国共产党带领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背景因素来解释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第三章是针对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制定并实施政策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切实保障少数民族人民权益,促进民族团结发展的政策内容。第四章主要围绕红军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对当时在推动目标与任务的实现方面的作用、对政策制定主体即党的影响以及对党制定政策的实施对象即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影响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五章是在整篇文章的阐述基础上,通过整体分析,同时结合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进而提炼出具有普遍性、规律性,对于当前民族工作具有指导和启示意义的内容。
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得以直观地感受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面对复杂的环境和艰苦的斗争形势,为了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促进少数民族群众的觉醒,激发少数民族群众的斗志,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以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形成了一系列有利于增进中国共产党和少数民族亲密联系的政策内容。在对该部分内容研究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体会到我国的多民族国情,对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