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长征
中央红军
宣传策略
摘要:
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行军二万五千里,跨越十一个省,实现了从江西到陕北的战略转移,史称“长征”。中央红军之所以能够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除了革命领导人审时度势的正确决策以及红军指战员的英勇奋战之外,宣传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毛泽东说过:“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1红军自创建初期就极其重视宣传工作的开展,在长征途中更是克服种种困难开展广泛地宣传工作,取得了十一个省内两万万人民的拥护,取得了敌方士兵的信任,取得了红军战士的团结,在所经途中撒下了革命的火种,让这股红色浪潮席卷了中国大地!长征虽已过去80多年,但历久弥新,前人已对长征中的宣传工作做了深入探讨,研究成果丰硕,但是针对中央红军这一支由毛泽东亲自领导的军队的宣传策略尚没有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系统深入的解读与研究。本论文尝试从传播学的视角,以中央红军为主线,基于其留下来的宣传史料,对其长征中的宣传策略进行一次专业、系统与深入的研究。本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相关概念界定,中央红军及其行军路线,中央红军长征中的宣传环境(第一章);中央红军对红军战士的宣传策略(第二章);中央红军对沿途群众的宣传策略(第三章);中央红军对敌方官兵的宣传策略(第四章);中央红军宣传策略有效性启示(第五章)。在第一章中,本论文界定了“宣传”“新闻”“舆论”概念以及“宣传策略”在本文中的具体含义;系统梳理了中央红军的建军历程、称谓演变及其长征路线;分析了中央红军长征中的宣传环境:西南军阀的“保守”与西北军阀的阻击、军阀统治致使百姓民不聊生、国民党军有意歪曲民众对红军的印象。在第二章中,本论文指出了中央红军对红军战士的宣传策略:紧扣信息需要,引导求知性与娱乐性动机;树立典型示范,扩散英雄与胜仗影响力;诉诸感性陈词,激励将士军心。在第三章中,本论文指出了中央红军对沿途群众的宣传策略:成为群众的“自己人”,促进情感认同;针对沿途少数民族,做有的放矢的宣传;运用多种宣传形式,淡化宣传意图;当事人现身说法,揭露恶魔嘴脸;开展滞后宣传,消除群众偏见;利用两相对比,突出宣传主题。在第四章中,本论文指出了中央红军对敌方官兵的宣传策略:给予恐惧慑服,激化敌军内部矛盾;诱敌军以恩惠,涣散敌军战斗意志;通过人际传播,攻破敌军心理防线。在第五章中,本论文总结了中央红军长征宣传策略有效性的体现:理性与感性诉求结合,受众态度倾向明显;自觉运用典型示范,受众学习自觉性增强;因地制宜,宣传内容得以优化;未雨绸缪,宣传准备意识突出。有效性启示:讲究策略应用,强化宣传效果;加强目标受众意识,力求宣传内容亲民化;注重对外宣传,提升对外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