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纸本)9787531364887
关键词: 兴山民歌 陈家珍 兴山特性三度音程 唱腔特色 艺术成就
摘要: 兴山县位于鄂西大巴山余脉,长江西陵峡北侧,属于荆楚与巴楚交界之地。兴山民歌历史悠久,以其“兴山特性三度音程”而著称,据考证为荆楚古音。本文的研究对象陈家珍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兴山民歌代表性传承人。陈家珍倾情演唱兴山民歌,为兴山民歌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的主要研究包括:第一,对陈家珍的艺术生涯进行学术分期,从学艺期、停滞期、蓬勃期、非遗传承期四个阶段来陈述陈家珍的从艺经历;第二,通过对陈家珍演唱和传唱的最具典型意义的5首兴山民歌进行记谱和分析,探究兴山民歌的特性音程以及陈家珍唱腔的润腔特征。陈家珍演唱兴山民歌的“陈式口法”蕴含的独特润腔方式主要有滚音、闪音、颤音、滑音等,且在高腔中带有泛音;第三,整理研究陈家珍的艺术年表,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她的艺术成就。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让更多的人了解兴山民歌及其重要传承人陈家珍的艺术特质。同时,也希望以此为契机,探索中华民族传统民间音乐的多元化传承模式。
关键词: 荆楚音乐 文化传承 兴山民歌 曾侯乙编钟
摘要: 荆楚文化是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音乐材料多元而丰富。为更好地了解荆楚音乐在文化传承中的变化,本文以兴山民歌、曾侯乙编钟为例,从学术研究、实践重塑和延伸发展三个方面对材料进行收集与整理,阐述荆楚音乐在文化传承中的变化特点和原因。
关键词: 兴山 民歌 演唱特点
摘要: 兴山民歌源远流长,迄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歌腔丰富,曲式庞杂,不仅是我国民间音乐的一朵奇葩,更是一座蕴藏深厚的宝库,学界专家通过考证,认为其属“荆楚古歌”的遗存,于20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本文对兴山民歌的演唱特点进行简要分析,以就教方家。
关键词: 兴山民歌 乐种 文化空间
摘要: 如文字能书写人世间的离合悲欢,民歌作为人民情感最原始的表达,传递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集体创作出了民歌的形式,鄂西兴山地域内流传的兴山民歌,凝结了由古至今兴山人民的生活智慧,也表达其人生态度。本文的研究对象兴山民歌是兴山地域内的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民俗活动中创造的,经由历史传承的,包含号子、山歌、田歌、灯歌、小调、风俗歌、儿歌、生活音调八大类别的,非物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在武汉音乐学院的杨匡民教授根据方言声调、地方传统音调与民歌旋律关系提出的“民歌色彩理论”中,兴山民歌广泛存在于鄂西南地区。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兴山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主要通过对兴山民歌概念、作为乐种的兴山民歌、兴山民歌在三种不同文化空间中的呈现以及“集成时代——后集成时代”的兴山民歌研究再研究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为兴山民歌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变迁进行了详尽的梳理。通过兴山民歌的研究,在乐种学的框架下对其概念进行界定。同时重点研究集成时代到后集成时代的兴山民歌在生产劳动、民俗文化、学校传承、比赛展演等不同文化空间的呈现,对兴山民歌在集成时代到后集成时代的样态、研究成果进行再研究,从而比较阐述其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关键词: 黄翔鹏 兴山民歌 荆楚古音 巴楚体系 诲人不倦
摘要: 鄂西兴山县普遍流传着一种音调"怪异",既难以记谱又不好听的民歌。由于音阶(列)中含有一种比大三度小、比小三度大的音程,因无理论可依,从而被普遍视为小三度。笔者却依据多年的实际感受,不予认同,而看作是一个尚不为人知的"新生事物",实事求是地为它定性意义重大,就此展开了热烈的争论。后经黄翔鹏老师在学术上的鼎力相助和生活上的亲切关怀,终于揭示了兴山民歌的面貌,并把这种音程命名为"兴山特性三度"。由此考证出这种民歌为荆楚古音的遗存,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若非黄翔鹏先生帮助,这个璀璨的中国传统音乐瑰宝,就在连世人都不知曾长期存世的情况下,永远尘封于华中第一峰神农架的山脚下了,更无可能知道我国西南地区各民族的民歌历史、属性和相互关系。
关键词: 兴山民歌 兴山音阶 兴山三度音程
摘要: 兴山民歌作为巴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巴歌、楚声提供了鲜活的教材和有力的佐证。其极高的学术价值已引起我国音乐界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2006年兴山民歌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简略介绍了兴山民歌的溯源及传承,并对其显著艺术特色做出初步分析。
关键词: 民歌 兴山 湖北 山歌 余长 家珍 月亮 喉咙 关门 手拉
摘要: 演唱:陈家珍万会知万梅知余长坤我们此次演唱的《三音歌》被专家誉为巴楚古音的活化石。《三音歌》大致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劳作时激发劳动者的;另一种就是情歌。这次活动我们没有很大的压力,没有将过多的精力关注在奖项上,只是觉得这次民歌盛典的举办是我们这些传承人的一个盛会,让我们在一块儿相聚,共同交流一下经验,以后还是继续地把民族艺术好好地保护、传承下去。
关键词: 民歌 诗歌 曾侯乙编钟 四声音列 乐律体系 兴山
摘要: 曾侯乙编钟的面世,以她2400年前就已达到的先进的乐律学知识和无与伦比的精良铸造工艺震撼了世界,对于研究我国先秦音乐问题,对于研究音乐史中的楚文化问题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就律学而言,她为我们提供了我国先秦乐律学状况和理论信息,就乐学来讲,她为我们展示了十二音的排列,新、古音阶的并存,以及新音阶七声型态的确立等.然而,她毕竟是一群僵死的、毫无生机的音响型态,我们今天还应该广泛地用古楚遗留下来
关键词: 民歌研究 湖北兴山 三度体 神农架林区 海拔高 行政区划 大巴山 西陵峡 巴东 秭归
摘要: 鄂西兴山,位于大巴山余脉的荆山南麓,长江西陵峡北岸。东接宜昌、保康,南连秭归,西通巴东,北依神农架林区(神农架行政区划为兴山、房县、巴东各划其界而建制)。在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54公里,总面积2326.88平方公里的县境内,耸立着3580个山峰,绝大多数海拔高度在1000公尺以上,垂直高差2317.4公尺(县城海拔高度154公尺),大小溪河15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