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鄂西土家族
吊脚楼
传统建筑元素
创新设计
摘要: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地域环境与文化背景的差异,产生了各地独具特色的传统民居,折射出人与建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随着我国乡村城市化、现代化步伐发展迅速,对原有的建筑元素进行创新再应用也是普遍需求,但是越来越多的设计不惜背离传统,肤浅追求现代风格设计,如建筑设计、景观规划、装饰设计等等,这些所谓的创新却导致传统特色元素快速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中。有鉴于此,建筑与设计等领域有很多相关研究,但就土家族传统民居吊脚楼而言,行业内尚未清晰地认识其核心建筑元素,并且在这一方面的讨论还远远不足,也未形成共识。在此环境下,本文拟通过查阅文献、调研、对比分析等方式,结合设计学、艺术学、建筑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对土家族吊脚楼的传承与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具体以自然环境、整体布局、建筑结构、空间特色等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各构件的形态与构造进行了详细的解析,提炼出具体元素可为现代化创新设计提供路径参考和设计依据。当代设计对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现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在不同层面上对环境特色、空间特征、建筑构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设计,但由于设计者对传统建造知识挖掘不足,储备不够,并未能充分理解建筑元素,导致传统建筑元素的创新设计出现了生搬硬套、变形变味、张冠李戴等系列问题。本文针对传统建筑元素运用的现状和问题,分析更具适用性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提出对传统建筑元素创新设计的原则为:结构地域性原则、环境适应性原则、文化延续性原则。并构建设计方法主要为解构重组法、提炼简化法、意向诠释法。经过原则与方法的梳理总结,力图为创新设计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借鉴。本文进一步结合具体的案例来验证创新设计的原则和设计方法。将归纳的传统建筑元素设计原则与方法运用到当地民居建筑、景观建筑、室内外家具设计实践案例之中。从三个方面进行:在民宿建筑设计中传承土家族地区建筑特色与空间内涵,对传统建筑材料与结构进行分解重组,将空间功能进行适宜化设计;在景观建筑设计中,将吊脚楼建筑形态运用到信息类、照明类的创新设计,在视觉上提升当地景观建筑与土家族吊脚楼村寨的融合度;在土家族室内外陈设与家具设计中,针对传统吊脚楼建筑中的构件与装饰元素进行创新设计,使它呈现新的面貌融入到现代城乡居民生活之中。本文从传统建筑元素的视角进行切入,结合民居特色的造型元素、空间元素、构件元素对其准确的造型、构件进行解析,确立精准的创新设计基本原则。重点探讨建筑造型与结构在现代化设计中的运用,并从提炼简化法、解构重组法、意象诠释法等三种方法来具体尝试实践,探寻创新方法的可行性。希望本文总结的理论与实践可为当下土家族吊脚楼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