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历史周期率
第二个答案
自我革命
长期执政
摘要:
历史周期率,始终是悬在执政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纵观古今中外,无数政权陷入兴衰治乱的循环,难以自拔。对于拥有近亿名党员、领导14亿多人口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更是一个关乎生死存亡的重大课题,一个关乎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特别是面对大党独有难题,“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
七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民主监督,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如今,在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自我革命”这一关键答案,强调刀刃向内,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破解长期执政的难题。这一创新性答案,不仅是对第一个答案的补充和完善,更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所在。其深层逻辑在于对政党本质、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从理论来源看,它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也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治国理政智慧,以及党的领导人关于历史周期率的深刻洞察。从现实动因看,它源于对党自身建设面临的风险挑战的清醒认识,源于对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诱惑和挑战的深刻警醒。
“第二个答案”是中国共产党对长期执政风险的回应,其直接历史探索主要聚焦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时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建党、整风运动等实践虽非“第二个答案”的直接探索,但为“第二个答案”提供了历史前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官僚主义的整治、改革开放后执政党现代化转型等探索,则构成党应对执政考验的初步尝试。直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大党独有难题”,全面从严治党才真正推动自我革命从实践升华为系统理论,最终凝练为“第二个答案”。
“第二答案”拓展了自我革命的内涵,其核心指向是长期执政。这区别于该命题提出前自我革命在思想建设、社会改革、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内涵。从“要素论”来看,“第二个答案”由主体性要素、客体性要素和规则性要素构成;从“价值论”来看,“第二个答案”是党性与人民性的融合,它在各个方面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凝聚人民力量;从“任务论”来看,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协同推进“两大革命”、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第二个答案”是重要的理论创新。就理论价值而言,“第二个答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新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成果、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的新贡献;就实践价值而言,“第二个答案”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新路径、长期执政永葆先进纯洁的新指引、化解各种执政风险挑战的新纲领;就世界意义而言,“第二个答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破解自身监督难的新方案、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中国智慧。
面对“大党独有难题”,中国共产党如何以“自我革命”破局?这需要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好党牢记初心使命与深化社会革命的问题、管理与凝聚超大规模政党的问题、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的问题,从而确保党能够长期执政。“自我革命”永无止境,中国共产党唯有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执着,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方能永葆青春活力,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