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自我革命
理论探索
实践路径
摘要: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取得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历史经验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历史进程中,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当前世界正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因政党纷争、碎片化和脱离民意等弊病衍生政治失能、社会失序和对抗等问题,愈加突显政党执政能力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什么?历史演进中的具体表现与遵循逻辑是什么?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又进行了哪些新的探索和突破?其动力机制和实践途径是什么?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考察与研究,总结先进做法和宝贵经验,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认知与理解,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并为世界范围内政党理论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论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从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综合运用文献分析、系统分析和历史比较分析等方法试图对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这一时代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探究。
论文解决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通过解析革命、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涵义,提出从思想理论、实践指引、精神品质和政治文化四个方面界定自我革命的科学内涵。尽管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并未明确使用“自我革命”一词,但这一思想却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它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强基因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是统筹推进“两个结合”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生动诠释。作为一种政治勇气和政治担当,集中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勇于并善于自我批判、自我超越的鲜明政治品格和先进政治文化。论文进一步从时空视角比较分析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个历史阶段自我革命的内外环境、基本内容和实践成效,论证了其作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重要法宝的与时性、革命性和创新性。并对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深刻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世界意义进行了全面探究。
论文回答了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为什么要”的“时代之问”。结合新时代以来国际与国内、党内与党外形势变化,论文分析识别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世情、国情和党情三维场域,认为自我革命这一战略思想的提出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效应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和民族复兴伟业的根本保证,彰显出党应对复杂局面、引领时代潮流的责任担当。
论文系统总结了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为什么能”的理论准备与探索。在基本原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深刻阐述了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总结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进展、新成效,对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作出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新征程上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九个以”的实践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新时代条件下继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指明了基本原则。在动力来源方面,革命性、科学性和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动力来源,不但渊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而且根植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对中外执政党兴衰成败规律的自觉探寻。在方法论遵循方面,实事求是是党一贯的思想路线;辩证分析是党的理论的核心;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径;以上率下强调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治病救人”强调对党内问题对症下药,注重党的修复和培养;集中教育是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党性修养的重要举措;自我批评强调敢于揭示问题、承担责任。
论文回答了新时代推进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如何做”这一具体实践问题。通过坚定“两个确立”的核心领导地位,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统一领导机制和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锻造党的自我革命强有力的中央领导体制。通过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完善监督反馈体制、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和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持续的内生动力、外驱动力、潜在动力和多方合力。通过聚焦“六个如何始终”,健全反腐体制机制,筑牢虚拟空间“防火墙”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突破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瓶颈性关键问题。通过协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校准方向,实现党的自我革命举措不断深化与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有机结合。
最后,论文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自我革命的主要经验和启示进行总结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