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时代
自我革命
制度规范体系
政党先进性
摘要:
党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重大任务之一是“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制度成果,是党破解“历史周期率”命题的制度化回应。研究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是党在期执政条件下克服政党治理风险、全面深化治理现代化的需要。
论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立足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构建了“理论溯源-历史演进-基本内容-成就与挑战-优化策略”的分析框架,系统阐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着力破解“制度何以驱动政党先进性再生产”的核心命题。
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由党内规范体系、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以及思想引领体系构成,该体系通过权力约束制度化机制实现政党先进性的再生产,旨在规范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与自我提高行为。作为综合性制度概念,该体系具有内生动力与外部约束的辩证统一、问题导向与系统集成的协调统一、制度稳定与动态调适的有机统一等基本特征。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来源主要包括四个维度:其一,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批判性革命观到列宁的民主集中制实践,追溯其思想来源。其二,新时代前中国共产党历届主要领导人围绕纪律约束、制度供给、监督创新的深化探索,奠定其历史根基。其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原创性突破,创造性提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四维主体能力”框架,既继承马克思主义政党“两个彻底决裂”的革命传统,又发展出“主动扬弃异化”的主体性哲学,从阶段性策略发展为“永远在路上”的治理哲学,最终形成涵盖政治伦理、制度规范、监督执纪的完整体系。其四,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自我革命的思想。
在历史基础方面,新时代前党的自我革命制度建设经历了三大历史时期。历史经验表明:唯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自我革命驱动革新,坚守初心使命,方能破解“历史周期率”。
在内容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呈现为“三位一体”的框架。首先,党内规范体系构成“规则之治”,聚焦政党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建构,解决“自我革命何以可能”的规范命题。其次,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监督之治”,通过程序性规制保障制度效能转化,回应“如何保障自我革命”的实践命题。第三,思想引领体系构筑“价值之治”,以意识形态的先进性确保制度创新的内生动力,破解“自我革命何以持续”的价值命题。
在建构逻辑上,系统梳理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的基本阶段,研究揭示该制度体系建设在制度系统集成、政治生态净化和监督效能跃升方面的成效。同时,分析来自党情、国情、世情三重维度的现实挑战,为完善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确立关键靶点。
在优化路径方面,新时代进一步加强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应当积极构建“目标-原则-机制-保障”协同机制。目标体系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通过常态化纠偏机制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将人民期待与历史使命融入制度设计。在原则遵循方面,以“两个维护”为核心强化政治统领,推动政治意志向规则治理转化,实现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协同。机制创新方面,通过责任传导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制度创新跃升,协同联动释放监督合力,形成“供给—执行—反馈”治理闭环。在保障体系上,依托文化浸润凝聚价值共识,组织支撑增强执行力,数字赋能构建智慧治理模式,形成制度韧性与时代适应性。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学理框架建构:整合党情国情世情空间维度与历史现实未来时间脉络,系统性分析党内长期执政挑战、国际制度韧性需求,既梳理百年来党的自我革命制度建设经验又破解现实短板,为制度体系研究提供多维度学理分析框架。其次,核心命题突破:提出该体系的核心在于“制度化权力约束驱动政党先进性再生产”,揭示了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的核心机理;第三,提出了动态优化路径,以“目标-原则-机制-保障”四维联动的优化方式,推动静态制度研究向动态治理研究范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