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传说
屈原形象
文化记忆
神奇想象
民众愿望
摘要:
屈原,作为中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和政治家,他的生平事迹和精神风貌在后世被广泛传颂,逐渐形成了丰富的屈原传说。屈原传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它的发展历程和作用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也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和文化资源。
屈原传说的发展历程和作用是一个深远且多维度的话题,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对屈原事迹的记录;经过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屈原传说逐渐丰富起来,并融入了更多的民间元素和想象;到了唐宋时期,屈原传说得到了进一步的整理和加工,形成了更加完整和系统的故事体系。在现代社会中,屈原传说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被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教育等领域。以前的研究者对于屈原积案盈箱的作品兴趣很大,重在对《离骚》等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分析和考证研究,对屈原传说这一文学类型关注较少,对传说所塑造的屈原形象研究则更为寥寥。本文以上世纪以来在民间收集后编汇成书的屈原传说为材料,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重点研究民间传说中产生了哪些屈原形象,这些形象展现了什么特征,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些形象的形成。
本文除了绪论外,分为三个部分:
绪论介绍了屈原在中华文化的重要地位,辨析了传说这一民间文学类型与神话和故事的区别,总结了中外学界对传说概念的定义,借屈原纪念建筑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屈原传说的分布范围,归纳了前人对屈原传说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介绍了本文所使用的传说圈、文化记忆研究理论和文献研究、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史实与习俗中的屈原形象。首先研究了屈原形象在史书中的起源,从贾谊《吊屈原赋》这一最早记录屈原作品的内容,提取了最初文本记载中的屈原形象;以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作为原典参考,发掘了真实历史记载中的屈原形象。其次研究了历代政权对屈原的封号变化,揭示了传说与封号对屈原形象塑造的相互作用。最后分析了汉代之后文人对习俗和屈原纪念活动的记载,指出随着历史发展,屈原传说融合习俗与纪念活动而不断丰富的表现,以及屈原形象逐渐神奇化的过程。
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民间记忆中的屈原形象。从收录民间传说的专著中详细分析了屈原在诞生之前、幼年成长、成年后入朝为官、被疏远流放、投江自尽的每个人生阶段中所塑造的各类形象与特征,指出了通过传说构建屈原人生全阶段多重形象的作用。
第三章主要探析了传说中屈原形象的成因。从基于屈原本人事迹、思想精神和端午文化的现实取材方面,分析了现实元素对塑造屈原形象的真实度与可信度的作用;从赋予屈原神奇能力和套用其他传说叙事模板两个方面,分析了以想象添加的方式创造屈原形象的表现和作用。
屈原传说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所塑造的屈原形象多元立体。总的来说,屈原形象表达了民众的朴素感情和对渴望拥有美好生活愿望的寄托,因此在传说的发展过程中,屈原的形象会被从各方面完善、补充,表达出“正”的价值,能够被统治阶级良好应用到对社会和文化的治理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