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天问》
屈原
神话传说
意蕴解读
多元文化
文化归属
时代意义
摘要:
本论文以《天问》中神话传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本的深入分析,寻求神话传说暗藏的意蕴,同时挖掘其文化倾向,探寻其文化归属,同时结合屈原这位特殊的“人民的诗人”的精神特质,从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结构进行深入探讨。理论上是以文本细读和接受美学的理论为依据,结合心理学、人类文化学、宗教学、神话学等理论细致全面地剖析,以期对《天问》里的神话传说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的把握。详之,本论文的大体框架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方面,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文本分析按照行文主旨原则细致地对《天问》神话传说进行分类,首先分析了神话与传说在《天问》中的分布概况,在此基础之上对神话与传说进行分类,神话按照能体现去远点理性精神与信仰崇拜这一标准划分;传说按照能体现屈原“反尚武”、“尚贤”的政治理想这一标准划分,最后探讨了神话传说的特点,即“非历史化”、“多重意象”的特点。第二章是蕴意解读,探讨神话传说背后的文化意蕴。《天问》神话传说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生活与精神信仰、揭示了朝代更迭(历史兴亡)与明君贤臣的关系、表现了屈原“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屈原有着尊重客观规律的历史唯物认识论,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力量,认准了“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作用,找到了历史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三章是阐述文化归属,主要论述《天问》神话传说的文化归属问题。《天问》神话与传说表现出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特点。首先分析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碰撞的背景,然后主要分析了楚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吸收,通过屈原的多元文化倾向展现出来,最后总结是《天问》的神话与传说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碰撞的产物,其归根结底体现出来的主流文化趋势是“大一统”的文化。而这不仅是屈原所追求的,亦是我国人民长久以来所期望的,“大一统”是主流文化趋势。第四章针对《天问》神话传说的后世影响地位与解读之后的反思,《天问》神话传说作为最详细的史事弥补了史料的不足,且后代的文学,例如汉赋、唐诗、宋词等将之进行重塑。反思《天问》神话传说,有利于站在当今新时代的立场上正确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历史定位、时代价值,并进一步阐释科学阐明“大一统”思想的正确态度与“全球化”,让精神文化归属问题找到现实的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