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屈原
宋玉
辞赋
香草意象
比较研究
摘要:
屈宋辞赋中的香草意象包括泛指类香草意象和特指类香草意象两大类,共同构成香草意象体系,其中特指类香草意象占据香草意象体系的核心地位。整体比较研究屈宋辞赋中的香草意象,从香草意象的情感主题、巫术色彩两个方面比较其相同点,从香草意象的建构方式、情感内涵、形成原因三个层次比较其差异性。屈宋辞赋香草意象的建构差异主要展现为呈现类型、组合方式与表现手法三方面。屈原赋中的香草意象种类繁多,意蕴丰富,呈现类型多样,根据表现形式与象征内涵的不同分为衣着配饰类、种植类、饮食类、装饰工具类、采摘类、祭祀类、人事类、环境类等八类,宋玉赋中的香草意象种类相对较少,呈现类型单一,分为器物类、环境类、人事类三种;屈原赋中的香草意象整体密度较小,并列式意象组合为屈原赋中的主要意象组合方式,具体可分为本句并举与对句并举,宋玉赋中的香草意象密度较大,组合方式多样,有并列式意象组合、对比式意象组合与辐辏式意象组合三种;屈原运用象征手法创造香草意象,赋予其厚重的情感意蕴与浪漫色彩,宋玉则使用铺陈体物、夸饰等手法细致地描摹香草的外在特征,从而生动刻画环境与人物。屈原赋中的香草意象具有政治理想与个人品德双重象征意蕴,政治意蕴具体表现为“求贤”“求君”“怨君”“育才”等,均围绕美政理想展开,宋玉赋中的个别香草意象继承了屈原赋中以香草的芳洁特质比喻贤人的高洁品行,藉香草比喻贤臣,寓意单一;屈原观物取象,将自身因谗遭贬的愤懑无奈、目睹楚国由盛转衰而无能为力的哀怨之情寄寓于香草之中,情感浓烈真挚,宋玉运用体物手法生动形象的刻画香草意象,突出香草意象的美好特质,感情成分较少。屈原与宋玉的身份地位、人生经历不同,其辞赋的创作动机与话语也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