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民族节事旅游
组织过程
治理结构
独木龙舟节
摘要:
民族节事旅游是我国旅游活动重要内容,在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保护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目前节事旅游研究大多集中于节事旅游发展现状、节事旅游开发营销策略、节事旅游效益、游客感知等方面,对节事活动之缘起详细组织过程的研究还不足。民族节事旅游活动作为一项参与人员众多、涉及面广的集体活动,往往需要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当地有效组织的民众积极参与,其组织过程异常复杂,且复杂的组织过程往往涵盖隐秘的治理结构,现有研究成果显然无法对这样的组织过程与治理结构做出令人满意的回应。因此,本文通过前期调研与文献综述,以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城独木龙舟节为案例,运用过程-事件分析方法,对施秉县独木龙舟节举办背景、人财物资源调动、多元主体之间复杂权利关系的形成等详细过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施秉县独木龙舟节的治理结构。
研究发现,施秉县独木龙舟节的举办依靠多元主体协调推动,各主体间关系错综复杂,相互嵌套。表面上,龙舟协会负责独木龙舟节组织过程中各项繁琐工作,但协会各项工作执行背后都有政府和企业支持。地方政府利用国家权力和行政资源吸引多个主体参与到龙舟节组织中来,通过行政、社会和市场三种途径获得龙舟节举办所需要的人财物等资源。地方企业则利用政府和民间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政治目的。政府、企业、民间协会和社会群众处于不同制度场域,拥有不同权力的同时也受不同性质约束,为通过龙舟节实现各自诉求,多元主体权利关系交织于一体,最终形成多元主体关系相互嵌套的复合的治理结构。
本文为揭示民族节事旅游活动微观的组织过程,及其背后蕴藏的复杂制度逻辑与治理结构提供了重要支撑,有利于吸引更多研究者重视民族节事旅游活动的微观研究,丰富节事旅游研究内容;此外,通过对本土节事旅游活动治理实践的研究,揭示我国治理研究与西方治理理论的不同。借此提出我国民族节事旅游活动发展的启示和建议:保护社会组织活力,发挥社会组织在民族节事旅游中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主体参与节事旅游的组织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