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柔道
大外刈
表面肌电
三维运动学
运动解剖学
摘要:
大外刈等传统的柔道投技技术是运动员练习最多、比赛中应用最广、最容易得分的主要技术手段,近几年来我国柔道运动员的柔道投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是目前并没有学者针对柔道技术本身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本文以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8名优秀柔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并把其分为优秀组和普通组,采用表面肌电测试、运动学录像解析的方法并结合运动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对两组运动员大外刈技术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研究和剖析大外刈技术动作的运动原理和动作结构特征。并得出以下结论:
(1)大外刈技术中两侧腹直肌,右侧腹外斜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肌、股二头肌、腓肠肌内侧以及左侧三角肌后束、臀大肌、股直肌是主要用力肌肉,运动员在今后的训练中应该加强以上肌肉的练习。
(2)优秀组运动员在技术过程中动作的幅度和速度大于普通组,动作效果较普通组好。具体表现在:左腿上步和右腿前摆阶段优秀组左臂屈肘后拉对方右袖和右臂屈肘上提对方衣领的幅度要比普通组大,身体与对手贴的更加紧密;右腿后刈阶段左腿和身体的稳定性都要好于普通组,右腿伸髋、屈膝的速度和幅度都大于普通组,躯干前屈向左转动、右肩下沉两臂前推的幅度比普通组更加充分。普通组应该进一步加强肌肉力量训练、改进技术动作。但优秀组上步速度稍慢,应注意改进。
(3)优秀组和普通组在右腿后刈阶段左臂动作存在技术不合理之处:即都是左臂用力后拉对方衣袖,而不是和右臂一起前推对方身体。今后的训练中应对此加以重视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