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殡葬习俗与演进
应对人口老龄化
数学分析
摘要: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3亿,占总人口的16.7%。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3亿多,中国已彻底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结构。这一切,不仅仅关系到以后我国老年人的赡养问题,老年人的“身后事”也同样值得关注,我国殡葬行业的发展业随之将受到影响。这里,“老龄化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按照联合国原有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则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该地区被视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均土地面积、森林覆盖率等都很低,即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如果不提倡或采用文明的殡葬方式或习俗等,会对社会文明及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造成直接的伤害。因此,及时了解当前殡葬业的弊端,予以合理地控制并加以解决,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在阐述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殡葬事业的发展与改革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基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占地面积小的现状;着眼于殡葬业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产发展产生的关联影响,伴随着政治、经济、思想观念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必须要积极引导,并推动殡葬业的供给侧改革及结构性全面调整。鉴于此,我们试图通过数学统计、数学分析及量化的方式与视角。既分析了丧葬方式与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又讨论了殡葬的来源、殡葬的沿革、我国丧葬习俗的演进过程,我国殡葬活动中存在的陋习、人类丧葬文明进步曲线,预测人口数量的走向、人口数量增长对我国殡葬业的影响、殡葬业排污成本控制等,以及殡葬业管理工作的问题、成因及解决对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