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细胞生物学
细胞迁移
水流动力学
免疫酶联分析
微环境控制
摘要: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一种用来处理和控制微量液体的科学技术系统,它可以集成管道、微阀、混合器、泵等多种多功能元器件从而实现芯片上的样品进样、预处理、传输、检测等多种功能,从而实现对多种生物实验的微尺度检测。微流控芯片系统减少了样品和试剂的消耗、缩短了实验反应时间、准确性高、携带方便且能够实现原位实时检测。经过多年的科研发展,微流控芯片技术已经成为目前比较前沿的新兴交叉科研领域,其独特优势使其能够以独特的方法解决很多目前大尺度生物实验难以实现的问题,从而为生物学研究提供极大的便利。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开发了多款用于研究单细胞长期培养、肿瘤细胞一内皮细胞共培养、细胞迁移、水流动力学对内皮细胞力刺激的影响、免疫酶联反应等领域的集成微流控芯片,这些芯片设计构思新颖,从根本上解决了所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科研问题,主要内容如下: 1.用于研究单细胞长期培养的集成微流控芯片 在本章中我们设计并制备了一种集成微流控芯片用于长期培养单细胞,通过集成在芯片装置上的压力阀可以精确地控制单细胞定位到不同的培养小室中进行分隔培养,避免了细胞之间直接接触的相互作用。通过优化培养液的换液频率及引入条件培养基等培养方法,实现单细胞在微流控芯片上长达四天的正常培养。我们将数百个细胞培养在芯片上的一个独立培养小室中,并将其生成的条件培养基持续提供给与之连通的单细胞培养小室中的单个细胞,这种方法明显地改善了单细胞的生长状态,产生了一个更合适于原位监测单细胞独立生长的微环境。这种可长期培养单细胞的微流控芯片能够扩展到更高的通量水平,用于进一步满足药物筛选及干细胞培养等领域的需求。 2.用于定量研究肿瘤细胞一内皮细胞共培养过程中动态相互作用的集成微流控共培养芯片 在本章中我们制备了一款微流控芯片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共培养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进行单细胞水平的定量化的动态研究,以探索这种相互作用在肿瘤转移和血管生成过程中的功能。通过定量化分析自动化成像系统拍摄到的每个培养小室的时间序列相差图片,我们观察到在共培养过程中HUVEC细胞伴随Hela细胞接近出现了撤退行为,这精确验证了共培养体系中两种细胞通过可溶性细胞因子存在着相互作用,通过改变细胞培养过程中的培养液更换频率,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旁分泌机制的存在。这种微流控芯片技术高度可控,避免了对细胞的污染,全自动化而且成本较为低廉,对细胞一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定量化的动态研究,并对细胞培养的微环境在时间空间上进行精确调控。 3.集成微流控芯片装置应用于高通量细胞迁移的研究 在本章中我们设计并制备了一款微流控芯片,能够精确地生成均一的“伤痕”区域来研究细胞迁移的运动能力,确保细胞在微环境中的迁移行为有较好的平行性。通过分析实时拍摄的细胞迁移过程中的相差显微图像,在几个小时内就能得到一个简单的参数定量描述细胞迁移的速度,而如此短的实验时间也减少了细胞迁移过程中细胞增殖行为对其的影响。通过结合自动化图像分析平台和基于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我们动态准确可靠地测量了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在各种条件下的细胞迁移,检验了基因HDAC7和其他基因的沉默对内皮细胞的影响,验证了这种方法在细胞生物物理学领域及高通量筛选中的应用。 4.集成微流控芯片装置应用于水流动力学对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主要发生在血管的分叉和弯曲的位点,这些区域的液体流动比较混乱。目前已经研发了若干种装置用于研究水流动力学中力刺激对内皮细胞的影响,以模拟人血管内血液流动对细胞的作用,但是它们需要消耗大量细胞和试剂,实验花费较高。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制备了一种集成微流控芯片用于研究剪切力对内皮细胞的作用,该芯片集成了芯片上的蠕动泵以实现培养液在封闭管道内循环的持续流动。对受剪切力刺激的细胞样品进行实时定量PCR及高通量测序的检测,我们找到若干待研究的与剪切力相关的基因、可变剪切、非编码长链RNA等未被报道的生物学相关结果,我们认为这些结果能够帮助人们更清楚地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5.集成微流控芯片装置应用于高通量免疫酶联反应的研究 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是一种用于研究生化分析和诊断检测的重要技术,传统的免疫酶联吸附反应多在孔板上完成,试剂消耗量大且花费时间长。虽然许多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检测技术被研发来检测免疫酶联反应,但是生成一种集成的微流控芯片来快速、精确、高效、低背景地检验ELISA反应仍旧是一个迫切需求。我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设计并制备了一种集成微流控免疫分析芯片来实现芯片上的高通量三明治夹心法免疫酶联检测。这款芯片通过集成力学纽扣阀到芯片上生成了若干图案化反应位点,只需要1μL的反应溶液即可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整个ELISA检测,检测极限可以达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