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癌
鳞状细胞
细胞增殖
肿瘤侵润
SAPCD2
摘要:
目的探讨SAPCD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体外对ESCC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和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平台,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数据库中182例ESCC样本和286例正常食管组织样本SAPCD2转录水平表达情况。对ESCC患者临床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并进行染色评分,比较临床资料完整的61例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SAPCD2蛋白表达差异以及各临床病理特征分层中癌组织SAPCD2高表达患者分布。向ESCC细胞株KYSE-150中分别转染载有SAPCD2序列质粒和载有靶向SAPCD2的短发夹RNA序列的质粒,分别为SAPCD2过表达组和SAPCD2敲减组,并相应以转染空载质粒和转染载有阴性RNA序列质粒的细胞分别为过表达对照组和敲减对照组;CCK-8法(以吸光度值表示)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SAPCD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波形蛋白(Vimentin)mRNA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APCD2蛋白和与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相关及与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GEPIA平台分析显示,ESCC组织SAPCD2转录水平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HC染色显示,癌组织SAPCD2蛋白染色评分高于癌旁组织[(8.2±2.8)分比(2.2±1.7)分],癌组织中SAPCD2蛋白阳性(染色评分>0分)患者比例高于癌旁组织[95.1%(58/61)比57.4%(35/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但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T分期、N分期、M分期分层间癌组织SAPCD2蛋白高表达(染色评分>3分)患者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CK-8法检测显示,SAPCD2过表达组KYSE-150细胞培养96 h吸光度值高于过表达对照组,SAPCD2敲减组培养72、96 h吸光度值均低于敲减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SAPCD2过表达组KYSE-150细胞培养14 d集落数多于过表达对照组[(800±30)个比(458±47)个],SAPCD2敲减组少于敲减对照组[(52±7)个比(81±2)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胞划痕实验显示,SAPCD2过表达组KYSE-150细胞培养24 h后划痕宽度较过表达对照组窄[(51±9)μm比(89±7)μm],而SAPCD2敲减组较敲减对照组宽[(120±22)μm比(37±10)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显示,SAPCD2过表达组KYSE-150细胞迁移数多于过表达对照组[(202±18)个比(50±14)个],SAPCD2敲减组少于敲减对照组[(227±27)个比(483±16)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qPCR法检测显示,SAPCD2过表达组KYSE-150细胞MMP9、PCNA和Vimentin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过表达对照组,而SAPCD2敲减组三者均低于敲减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SAPCD2过表达组KYSE-150细胞PCNA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过表达对照组,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和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过表达对照组,而SAPCD2敲减组则均相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PCD2过表达组磷酸化AKT(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过表达对照组,而SAPCD2敲减组低于敲减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ESCC组织中SAPCD2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均高表达。SAPCD2体外可促进ESCC细胞增殖和迁移,可能与AKT信号通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