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肝再生磷酸酶-3抗体
紫杉醇
A549
PRL-3
PI3K
P-AKT
摘要:
目的:探讨肝再生磷酸酶-3抗体(Phosphatase in Regenerating Liver-3antibody,PRL-3抗体)联合紫杉醇(paclitaxel,PTX)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的增殖抑制、迁移、凋亡等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及其对PRL-3、PI3K、P-AKT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为肺癌临床上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1)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在RPMI-1640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中加入A549细胞株,置于培养箱内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用于后续实验。(2)测定不同浓度PRL-3抗体处理A549细胞24h后各组的OD值,计算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及PRL-3抗体的IC50值:在96孔板上接种对数期的A549细胞,温育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PRL-3抗体(50、100、150、200、250 ng/ml),继续培养24h。后使用CCK-8法检测各PRL-3抗体组的吸光光度值(OD值),并计算各组的增殖抑制率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选择IC50浓度作为后续实验的药物浓度。(3)实验分组及处理: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PRL-3抗体组、紫杉醇组、PRL-3抗体+紫杉醇组)。各组处理方法:(1)对照组:加入培养液。(2)PRL-3抗体组:加入IC50浓度的PRL-3抗体。(3)紫杉醇组:加入IC50浓度的紫杉醇。(4)PRL-3抗体+紫杉醇组:加入IC50浓度的PRL-3抗体+IC50浓度的紫杉醇。后将各组按照不同干预时间(24h、48h、72h)进行干预。然后使用CCK-8法测定各组OD值,计算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再比较各组间差异。并选择增殖抑制率最佳时间点(72h)作为后续实验的干预时间点。(4)测定各组细胞凋亡情况:按照上述分组及处理方式处理各组A549细胞72h后,使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并比较各组间差异。(5)测定各组细胞迁移能力:按照相同分组及处理方式处理细胞72h后,使用Transwell法测定各组细胞迁移能力,并比较其组间差异。(6)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中PRL-3、PI3K、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按先前实验分组及处理,处理细胞72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中PRL-3、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并比较组间PRL-3、PI3K、p-AKT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1)CCK-8检测A549细胞在不同浓度PRL-3抗体作用24h后的OD值,随着PRL-3抗体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呈上升趋势,并表现出浓度依赖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CCK-8法检测PRL-3抗体组(IC50)、PTX组(IC50)各单药及联合用药组分别作用于A549细胞不同时间(24h、48h、72h)的增殖抑制率,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呈时间依赖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并发现PRL-3抗体与紫杉醇联合用药组作用于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优于单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得出联合用药组作用A549细胞的凋亡率(50.80±0.80%)优于PRL-3抗体组凋亡率(31.39±0.92%)、PTX组凋亡率(32.18±0.93%)(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4)使用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的细胞迁移率,得出PRL-3抗体与紫杉醇联合用药组作用A549细胞的迁移率(52.60±0.40%)明显低于PRL-3抗体组迁移率(101.20±1.20%)、PTX组迁移率(99.60±1.2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5)Western Blot法检测示:PRL-3抗体(164 ng/ml)作用A549细胞72h后,可引起PRL-3(0.38±0.06)蛋白表达的下调,PI3K(0.35±0.01)蛋白表达的下调,P-AKT(0.33±0.05)蛋白表达的下调;PTX(40ug/ml)作用A549细胞72h后,可引起PRL-3(0.34±0.04)表达下调,PI3K(0.31±0.01)表达下调,P-AKT(0.29±0.05)表达下调;而PRL-3抗体联合紫杉醇作用A549细胞72h后,引起PRL-3(0.11±0.04)表达下调,PI3K(0.15±0.03)表达下调,P-AKT(0.14±0.07)表达下调,其表达水平联合用药组较单药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PRL-3抗体在一定浓度范围能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诱导细胞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2)PRL-3抗体联合PTX可显著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诱导细胞凋亡,两药联合组对肺癌A549细胞的作